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到底有多热?专家把脉看法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21 南方日报

  经济到底有多热?专家把脉看法不一

  国研专家称,各地各部门的分歧导致宏观调控未达预期效果

  7月22日-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在京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来自国内外各界权威专家、政府官员对当前我国的宏观经

济运行形势、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趋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经济增速偏离短中期计划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虽受调控但整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速平稳、就业形势有所舒解、企业盈利状况企好,这些都是超乎意料的。”不过谢伏瞻也提醒说,如果从中长期来观察,我国的宏观形势却已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10.9%的增速,是在过去3年10%左右的增速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经过了3年相对比较高的增长后实现的。我们要打一个问号:目前的这个速度我们还能不能持续?”

  “10.9%的增速比过去27年的平均增速高出了1.3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5年这15年的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7年的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谢伏瞻在分析了1979年至今27年间的经济增长形势后指出,即便是从为“十一五”规划设定的7.5%的近期目标看,当前的经济增速也是偏高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是偏离了短期和我们中期的计划目标,也偏离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正处在一个潜在的合理增长的上限,应该说存在着过热的风险。”他说,“投资的高增长速度,不利于我们的整个结构的调整。所以不能仅仅只看当前这个增速,要看到,当前增速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此次论坛期间,各位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十分明显,他们还纷纷提出了如何防范的建议。不过也有专家预警,我国经济在走过了持续的高增长之后,可能面临低企的危险,因而在制定今后产业政策时不能“一味降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3年高于9%,呈现出高位趋稳、稳中趋降的态势。一方面,扩张性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例如当年新增投资项目增加较多;另一方面,一些周期性收缩因素正在相继出现,譬如产成品资金占用大幅提高,工业经济指数回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放缓。“预计明后年经济增速会回落,并且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对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不可忽视。”

  结构、效益与调整成本

  “对于当前的经济数据,如果我们仅仅只看增速,仅仅只看财政收入的增长,应该说确实不错;但如果从结构和效益来看,这一点高增长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我们为之付出而又不难被察觉的代价。”谢伏瞻一语中的。他指出,如果经济增长长期偏离增长趋势线,就意味着经济总是要进行调整,“与趋势线偏离得大,可能产生的波动就越大,调整的时间就越长,我们今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谢伏瞻强调,在信贷支撑下的投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最突出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能听之任之。

  他认为,从结构和效益来看,如果增速超出了合理的区间,付出的成本就相对比较大。一旦经济增长到了不得不“硬着陆”的节点上,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在他看来,致使当前经济过热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经济增长方式也没有调整到预期的轨道上来。经济学家吴敬琏此间也表示,如果我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不改变,就容易出现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宏观经济失调也将难以避免。

  专家们认为,国家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措施之所以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与当前各地、各部门对于经济形势判断的不统一有很大的关系。“有的部门认为经济过热、增长过快,并希望出台相应的措施;但也有的部门观点恰恰相反,反对出台这样的措施。”谢伏瞻认为,“当前必须要把宏观经济的形势、认识和判断统一到国务院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特别要正确认识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发展关系,不能追求当前一时的增长,否则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可能持续的。”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在未来的宏观调控过程中,须从总量上进行把握,着力使用总量调控手段,而非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单兵独进”。他说,“当前经济形势确实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我个人认为,应当加强适度的调控,主要依靠货币政策,并辅助财政政策。但是还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就是各种行政手段都要一起上的地步。”

  吴敬琏也表示,从过去的效果看,央行习惯采取的总量手段容易一刀切,对于一些行业的调控难以一步到位;而其他部门出台的政策又往往属于个量手段,重在砍项目,难以从整体上解决矛盾。“但是从当前的态势看,应该采取总量手段,而不是个量手段。”

  “中央项目提速实际上比地方快”

  备受与会专家们热议的是今年以来的投资高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5月,中央项目增长22.7%,增幅比去年同期的10.1%高出了12.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增长31.3%,去年同期是28.8%,比去年同期高出2.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1至5月的数据看,地方项目的增长速度虽然仍然比中央项目快8.6个百分点,但是中央项目的提速实际上要比地方项目快得多。”魏加宁认为,虽然地方政府在推动投资高速增上推波助澜,但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完全推给地方政府。

  他分析说,目前正值地方政府换届,地方政府要发展,上项目,同时又缺乏正规的融资渠道,只好跟银行借;另一方面,现在银行有一些也有自己主动性方面,所以现在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以及包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互相结合,联合起来增加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额度。

  “虽然说防止和控制经济过热应当主要依靠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也应当有所作为,一方面首先在卡住银行信贷和土地融资两个闸门的同时,应当给地方政府一个正规的融资渠道,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来筹集资金,这样不仅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也有助于银行防范风险。”魏加宁说。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图:

  1993年至2005年我国GDP增速走势图

  制图:喻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