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调整货币政策不能根据失真的CPI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50 国际在线

  作者:易宪容

  央行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21日明确表示,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据测算,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能一次性锁定1500亿元资金。

  面对国内的经济过热、流动性泛滥,央行为什么只调升存款准备金率而不调升利率呢?这主要是因为央行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保护国企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而GDP增长则为10.9%。仅仅看这两个数据,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时期。因此,既要保证国内经济增长得以持续、不增加国企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之负担,又要能够对银行信贷增长过快有所约束,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央行看来,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一是对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的针对性强,可以直接收缩商业银行流动性;二是对其他行业直接影响不会太大,因此整个经济增长也就不会受到多大影响;三是与加息相比,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不会给企业与银行增加负担;四是调升存款准备金率操作简单、实施容易。

  但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对目前国内的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过热、银行信贷过热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结论可能并不乐观。从2003年出现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等过热等现象开始,央行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有四次了,但实际结果表明所起到作用十分有限。为什么已经证明作用有限的调升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一直在使用?这固然与减轻国有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的负担有关,但最为主要的是央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认识有了误差,简单地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处于“高增长、低通胀”大好形势中。那么,“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形势又是如何得出的呢?这与目前对通货膨胀指数的评估、计算有关。从现实的经济生活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并不像公布的那样好,即目前中国的实际CPI与名义CPI差距很大。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GDP快速增长、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国际油价成倍飙升,CPI大幅上涨是必然,但中国的CPI近几年一直涨幅缓慢,甚至于下行。可以说,如果目前中国实际的通货膨胀情况真的和公布的CPI数据一致,那么现代经济学原理可能就要改写了。但实际只要分析一下中国CPI指数的科学性如何,就能对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目前国内的CPI体系,无论是权重上还是类项的计算上根本就没有反映居民购买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和水平。国内CPI体系滞后性、非规范性、非科学性早就是受到经济学界严重质疑。加上国内CPI指数编制上的不公开不透明,不仅导致国内CPI指数与实际经济生活严重脱离,也误导了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决策,剥夺广大民众与研究者的知情权。试想,如果用一个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CPI指数来判断国内经济形势,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因如此,国内CPI指数严重的低估,就容易得出中国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高增长、低通胀”的结论,因此宏观调控就不需要动用价格型工具———利率了。此时,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

  央行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对信贷过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十分有限。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不能只考虑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的负担问题,更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些不科学的数据。正如我们多次指出的那样,导致目前中国经济诸多问题的症结就是低利率政策造成了很多的经济行为扭曲。所以宏观调控如果不从纠正低利率政策入手,那么让过热的经济合理地降降温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