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试验田”就是“责任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4:17 浙江在线

  媒体的一条消息说,今年76岁的“当代神农”袁隆平院士,每天都要去两趟试验田,从播种开始直至收获为止,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一来一回大概有4公里路。

  对一位76岁的老人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他曾向媒体掏过心里话:“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像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里,就是打雷我们也要下地。”这番大实话,道出了袁隆平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如果离开了试验田,从书本到书本,从办公室到办公室,想要取得重大科研突破,获得重大科研成果,简直无法想象。袁隆平的成功就在于一种“种田”的责任意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就在试验田,责任就在试验田,成败关键也在试验田。袁隆平是先当农民,再当科学家的。几十年的田间劳作,他吃了不知多少苦头,付出了非同寻常的艰辛,才得到第一手资料,创出一流科研成果。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白走一趟,至少得种好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科学家种好“试验田”,长出的是科技之花;医生种好“试验田”,长出的是生命之树;教师种好“试验田”,结出的是文明之果……

  党员干部也有自己的“试验田”。党员干部的“试验田”,是自己工作的基础,既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又是群众愿望和要求所在。“试验田”里有感情之基、智慧之源、精神之力。文件里长不出庄稼,会海里也结不出果实。可以想象,如果你不重视自己的“试验田”,以为可有可无,平时不闻不问,这田不种也罢。

  “试验田”就是党员干部的“责任田”。风风雨雨,无不关乎百姓的安危;丝丝毫毫,莫不关乎群众的利益。“试验田”里要想长出好庄稼,选良种、刈杂草、施农肥、灭虫害各个环节不可或缺。有时候,“责任田”也是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所在,需要你勤于跑“试验田”,善于打理“责任田”,继而成为“行家里手”。这是务实作风的需要,更是能力水平的体现。

  为谁忙,忙什么,怎样忙,对待“试验田”的态度,折射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与追求。一方面,无论田大还是田小,一样都能成为“样板田”、“示范田”。换言之,职位高固然可以有为,但官小也能办大事。另一方面,田沃也好,田瘠也罢,也都能长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庄稼。稍加铺陈,发达地区利用人才、技术、资金优势能加快发展步伐,欠发达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环境,同样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种好自己的“试验田”,袁隆平院士为我们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自己的“试验田”,我们每个人也都应好好想一想:种点什么,怎样打理,如何尽责。


作者: 虞舜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