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县域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4:40 大众网-农村大众

  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希玉

  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才能发展,农村才能繁荣,农民才能富裕,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一)把县域经济做成“惠农经济”、“富民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绝不仅仅是发展“县城经济”,更不是“城建经济”,而是要促进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决不能削弱农业、忽视农村、剥夺农民,更不能“肥了县城、瘦了农村”。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既要强县更要富民,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县域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要突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突出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继续搞好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社会保障等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使县域经济真正成为“惠农经济”、“富民经济”。

  (二)把县域经济做成“特色经济”。要坚持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路子。在产业选择上,要发挥当地的资源、区位、人文等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把县域经济培育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要充分发挥靠近农业、靠近农村的优势,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要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要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和信息、科技、金融、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要牢固树立县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借助外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把经济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和城镇规模的膨胀,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把县域经济做成“百姓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为了老百姓,发展也要依靠老百姓。在调整所有制结构上,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放活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监督管理、政策支持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唱主角、当主力。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支持各类投资者的创业活动。要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加强管理,提升档次,做大做强。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培植县域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地方特色产业上项目、求发展,形成“小产业、大群体”,“小产品、大市场”式的集群经济。

  (四)把县域经济做成“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新农村建设要吸取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教训,不能村村铺摊子、户户建新房,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新农村建设要与小城镇建设相互衔接,重点发展中心村和小城镇。首先,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搞好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把小城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一大批小城镇异彩纷呈,县域经济才能特色鲜明、活力倍增。其次要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尽快形成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产业群体,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第三,要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引导各种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开发。

  (五)把县域经济做成“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有利于建设新农村而不能危害农村。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的矛盾相当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注意节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地资源。引进项目不能饥不择食,“挖到篮子里都是菜”,不能把污染环境的项目转移到农村,不能“毁祖宗业、断子孙饭”,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和繁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