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回丢失的感恩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3:21 大江网-江西日报

  深圳义工歌手丛飞资助他人的事迹感动了大江南北。

  但据媒体报道,当丛飞卧病在床之时,受他资助的许多人不是去探望,而是希望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此事被披露后,很多读者为之哗然:我们的感恩心都丢到哪里去了?“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古人所倡导的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过时了吗?

  感恩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从今年4月起,省慈善总会安排了1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医院免费治疗。活动进行到7月19日,治疗手术大都已经顺利完成,但慈善总会负责联系此项活动的熊志亮却又一次遗憾地发现,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名患儿的家长对帮助他们的人说声“谢谢”。熊志亮曾多次组织过助学、扶困、救急的活动,许多受帮助的人都只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露个面,其他时候就很难取得联系。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但观察一下现在的大学校园,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用来玩乐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后不愿工作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老师杨思文和学生们经常在课后交流思想,他认为,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感恩思想已经成为一个盲区,孩子对家长只知索取、不思回报,感恩之心严重缺失。

  需要补课的感恩教育

  又到7月,又一批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寒门学子将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有一家公司作出的资助决定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家公司在给贫困大学生捐款的同时开出了“强制感恩”的附加条件: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要做一次义工,或者毕业之后一年内从收入当中捐出500元钱给“希望小学”。本是爱心捐献,却开出附加条件,很多支持者认为,这家公司的做法是在给受资助的学生上“感恩教育课”。

  “培养人的感恩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是不可少的一步,这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但是感恩心理还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的体现。”江西心理学会会员邹艳认为,当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缺乏感恩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家庭无原则地溺爱,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一代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感恩意识的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了。

  怎样找回感恩之心

  南开大学今年向该校录取的所有新生布置了一道暑期作业,要求新生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交一份义工工作报告。校方认为,做义工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和对社会感恩的那份快乐。

  龙南县龙腾小学的“留守孩”廖芹、廖文生姐弟,为了表达对学校、老师和乡亲们关爱帮助他们姐弟俩的谢意,小小年纪的他们就经常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的植树节,他们还特地栽种下一棵“感恩树”以示谢意。

  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来唤起学生和孩子的感恩情结: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写一封信、对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加入志愿者队伍……不少学校和家长已经开始行动了。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会奉献爱心,学会感恩,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张武明 实习生黄安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