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迁责港校“特权” 丧失自省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8:59 南方新闻网

  社论

  高考招生临近结束,香港与内地高校之争再续风波。前日,有言论认为,港校在内地招生所享,实属特权,对内地高校极不公平,而港校重金延揽内地优秀生更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一些考生放弃内地高校转投港校也造成了稀缺学位的浪费。此言一出,让近乎止息的港校与内地高校之争又添了几分热力。

  对于北大、清华被港校扫为二流一说,早有评论指出,所谓一流之争,实为教育体制之争,可谓得其肯綮。近年来,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反思日趋深入,有识之士痛感国内高校深陷行政化管理与官本位泥淖不可自拔,学术腐败丛生,并且随着高校从僵化体制的获益日趋固化,其推动改革的内部动力几近丧失。国内高校之中即便翘楚者,亦同处体制之中,沉疴积弊只有程度之分而无独清可能,这就使得港校入内地招生所引起的论争,一开始就集聚了民众对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切。可是,迁怒指责港校享有特权而对内地高校不公的逻辑出台,观察家们只能再添苦闷。因为从其论调来看,港校的招生冲击波,似乎并没有令国内的竞争对手生出居安之危与自省之心,相反倒要迁怒其他,指责港校以“特权”不公平竞争,更是要令人错愕。港校遭遇指责的“自由录取”、“自设奖学金”等诸多“特权”,其实乃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正常内容,不过相比较于内地陈旧封闭的教育体制,而顿显其“特”了。因己之短,反怨别人之高,不仅开错了药方,而且益发暴露了病态。

  事实上,争论甫起,矛头所对,有清华,有北大--而观察人士与国内舆论,普遍是希望两校就此能够举起体制攻坚的义旗而推动改革。历史上,清华北大传统所承载的精神内蕴从来都不只是表征这所大学,民众一直以来所给予这两所高校的信任与期待,同时也是投向民族与国家前程的祈愿祝福,这也同时成为清华北大敢于以第一学府自名的底气所在。如今,当国家和社会在改革转型中遭遇阵痛,清华北大何以秉承历史的荣光,不为既得利益所惑,亦不选无可奈何之遁,认清潮流的方向与困境的出路,备受关注。

  也正因此,种种对于港校“不公平竞争”的迁责之言,尤其会令怀抱厚望的民众痛惜。因为民众给予北大清华的盛誉,从来不只是一校师生籍以自傲的资本,同时也系于沉潜自省、锐意进取的勇气和责任。港校“特权”之逻辑,完全不是在“二流”指摘之后闻过则喜的态度,更远离反躬自省的气度,遑论对于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刻触动。揆情度意,其言说无非只是当事方的争辩自保,夹杂着欲罢不能的委屈,与领风气之先的担当和风度相去甚远。

  进而言之,迁责于港校的不公平竞争,也使高校改革内部动力的丧失获得新的论据支持。不必讳言,国内高校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都是显见的受益者,而越知名的高校获益越多。体制长期运转之下的利益整合,使得这些学校与既存的教育体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强力依附。如此境况之下,期望国内高校收起朝向港校的愤愤不平,转而反省检讨从中受益的现存教育体制,反倒似乎应该成为不谙世故的苛求。或许不得不承认,即使对改革有着强大精神血脉的北大,也不得不面对今天深陷既存体制无力自拔的现实。于此,民众期望高校改革能从内部获得持续动力的想法不过是一种幻影,从高校之外寻找突破教育体制改革困局的动力,应该也必须成为一种清醒认知。

  北大、清华与港校的一流之争,从一开始就寄托了民众对于国内大学固步自封的鞭策苦心。囿于僵化官僚的教育体制,应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精神之源的高等学府,却成为了保守体制的顽固保垒,这无论如何令国内大学多了一重难以启齿的尴尬。放眼世界,现代大学制度以其煌煌大成立于今世,内地高校与之存在的制度差距尤其不能以闭门自大的虚荣来掩饰。不过,从内地高校与港校的一流之争,到此番港校不公平竞争的逻辑出台,我们还没有看到向这个目标的反躬自省与积极努力,就此而言,国内的一流大学无疑还“一流”得相当有限。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