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喜接通知书愁思学费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9:00 沈阳网-沈阳晚报

  7月19日,甘肃省会宁县三中高三毕业生王学举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硕博八年制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显得非常激动,可看到报到时所需的9000元学费时,心情又一下子沉重起来,“家里肯定出不起这些钱,只能贷款,毕业后我自己还。”

  王学举同时收到北京大学寄来的一份助学贷款申请书,但能否贷上款要等入学后才知道。就他家的情况而言,筹足上学的路费也有困难。他向记者询问在当地能否申请到助学

贷款。而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许多贫困学生在上大学前实际上无法得到生源地助学贷款。

  经济穷县与教育大县的尴尬

  王学举家住会宁县北部山区的河畔镇半岔村上半岔社。由于这里持续3年干旱,今年王学举家中的30亩旱地几乎颗粒无收。

  他说,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学校为他免去了学杂费,而他每年700元的生活费都是父母务农所得,连续受灾使他们家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弟弟今年还要上高中,他8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就寄托在助学贷款上。

  而在当地,有此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会宁三中副校长李世杰说,三中今年有209名学生考上了一本和二本,其中90%以上的学生只能靠贷款才能去上大学。

  7月19日,当记者来到会宁四中高三毕业生党子君的家中时,这位已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的女孩正在家中复习英语。问及如何解决开学之际5850元的学费和1200元的住宿费时,这位贫困山区的女孩低头不语。

  她的父亲党唤民告诉记者,他已把家中唯一的一头牛卖了1800元,其他费用怎么办还没想出好办法。他说:“我从银行贷不了款了,大儿子上大学四年我贷了13000元,有几笔贷款已经到期了,可我还不上,儿子在大学还有12000元的助学贷款。”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严酷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许多农民的生活非常困难,而多年来,这里的重视教育传统使这个县成了教育大县,并有“高考状元县”之称。由于经济落后,困难家庭孩子上大学难的问题在这里非常突出。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高生云说,今年全县参加高考的7861名学生中,达到三本录取线以上的超过6000人。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得了大学并完成学业,近年来当地形成了一股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的“三苦”助学风气。但由于政府、社会的力量都有限,最后负担孩子学费的重担还是落在了每个家庭身上。

  生源地贷款可望而不可即

  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生源地贷款对于支持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有重要的优势和作用,可是受现行信贷支持政策不完善和商业银行在农村布点少的影响,许多贫困学生在上大学前无法得到这一帮助。

  据记者了解,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行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尽管国家从1999年起就要求各地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但由于地方没有贴息政策,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积极性都不高。

  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项业务存在金融风险,贷款逾期率高,贫困家庭本息偿还难。会宁县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去年9月,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会宁县支行贷款逾期率达60%。贫困地区期盼更多政策支持

  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县已经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4万余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2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的2000多人。但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也相应增多。

  “考得这么好,真为娃娃们高兴啊。”满头白发的会宁县教育局局长高生云说,“接下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穷山沟里的娃娃一个不落地送到大学去,但这难度很大,需要各方面的帮助。”高生云说,为帮助优秀贫困学子顺利进入大学,会宁县已拨出12万元专款给全县120名贫困毕业生每人补助1000元,但这仍然是杯水车薪。

  “孩子越大,家长越怕”,“考不上愁,考上更愁”,“儿上一次学,娘脱一层皮”,“考一个大学生,多一个贫困户”。在会宁县采访,随处可以听到当地农民有关上学难的“顺口溜”。这是高校收费日增给当地群众带来沉重负担的反映,也是国家政策性助学措施在当地不足的表现。

  会宁二中办公室主任魏振华说,我们希望国家助学贷款能够前移,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可以申请贷款,改变目前进校后再申请的方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朱建军王艳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