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由中国成为第三大粮食捐助方说开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9:08 东方网

  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说,中国在2005年停止接受联合国粮食援助的当年,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捐助方,排名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世界粮食计划署说,根据“国际粮食援助信息系统”的统计资料,2005年全球粮食援助增长了10%,总数达到820万吨。在10%的增幅中,中国的捐助占了一半以上。与上一年相比,中国对该署的捐助增加了260%,总数达到57.7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对朝鲜的援助,还有一些用于对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绍、斯里兰卡和其他10多个国家的援助。(7月24日《人民日报》)

  记得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面对世界的不安与困惑,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技人员给出的答案不容置疑——中国人通过科技进步和共同努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也正如许多中国农民所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民以食为天”。人类赖以生存的是吃、穿、住、行,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吃、穿、住、行,而“吃”是第一位的。在中国,经过“文化革命”特别是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深深地懂得“吃”字的重要,当时一斤稻米、一碗米饭对人们都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自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让你同样种一亩田要多打几担谷子,让你的饭碗里不再掺和着杂粮、瓜菜和野草,让你生活的社会不因饥饿而动荡不安。正如原美国总统顾问、普度大学名誉教授汤.巴莱伯格所说:袁隆平为中国发展赢得了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际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用农业科学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领导人民走向丰衣足食的未来。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10多年后的今天,布朗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危机的预言不但没有发生,相反,由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选育的杂交水稻,已撒播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如此,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使不少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调整种植业结构片面理解为粮食种得越少越好,不种最好,从而大幅度调减粮食播种面积,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良田种树和大面积抛荒的现象。有的地方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大量占用、征用良田。据统计仅200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98年减少990万公顷,减幅近9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了两个以上湖南的粮食播种面积,这严重危及了粮食安全的根基。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决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应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遏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相当的规模。要防止“谷贱伤农”,税费成本过高,种粮无利可图的现象发生,要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更加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培训,使稳产高产的农业技术能够得到尽快的推广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永久地解决中国粮食短缺问题,才能避免出现“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危机。


作者:刘纯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