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指纹档案"并非治本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9:14 东方网

  日前,一场大规模的指纹采集行动正在哈尔滨市有序展开,从7月1日起,来自全市财政系统的87个采集小组近262人,分赴至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对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进行指纹采集工作。(7月24日《黑龙江日报》)

  据报道,截至7月20日,该市已固定采集了572个单位共4.7万人的指纹数据信息,而这,却仅占应采集人数17%。所采集的指纹信息将存入计算机系统,建立指纹档案。这场

“工程浩大”的指纹采集行动的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杜绝冒领工资等‘吃空饷’问题”。

  “吃空饷”原是旧军队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个师、一个团的编制实际只有一半,或者更少,可照样领全额军饷,多余的就进了当官的腰包。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时至今日,“吃空饷”这样的怪事竟仍然频频发生。哈尔滨市财政局从2000年以来共清理出不属于财政供养范围的人员达3800多人。正是有鉴于此,哈尔滨市才决定祭起“计算机指纹对比和核查验证”这个高科技“武器”的。

  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生物标识。通过指纹对比验证,及时掌握财政统发工资人员的调转和增减等情况,其“科技含量”绝对是勿容置疑的。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此举除了徒增巨额行政成本之外,对防范“吃空饷”却未必真正有效——据说,今后哈尔滨市财政统发工资人员日常领取工资时并不需要进行指纹鉴别,只是在定期的核查工作中进行指纹“核对”——对那些神通广大、堂而皇之地“吃空饷”的人来说,“指纹档案”很可能只是一道“不设防”的防线罢了。

  “吃空饷”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流失,严重违反了财政纪律和人事纪律,也引发社会不公。要根治“吃空饷”这一顽疾,首先要科学设置人员编制,建立勤政、高效的政府人事机制;其次要保障民众对于干部人员编制、岗位配备与职责、干部工资的用途等等的知情权。另外,还必须加大对“吃空饷”惩处力度,构成私分国有资产、贪污等犯罪的,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如此,才能算得上是一条治理吃空饷现象的“治本之策”。


作者:王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