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才浪费”根在“非市场化”配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9:55 大河网-大河报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电影台词已经成了经典。而现在,把这样的台

词置于人才严重浪费的背景下来审视,恐怕我们都会感觉,21世纪的人才之殇,已是我们时代无法承受之痛。

  人才为什么遭至如此浪费?《报告》中举了不少例子,比如,人才高消费、内耗严重等。一言以蔽之,人才浪费的本因就在于当前人才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当。我以为,如果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市场化,不能纳入到完全的充分竞争机制之中,浪费人才的现象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人才配置不公产生的弊端,都体现在当前的人才配置形态与工作形态中。一方面,当前我国在用人方面,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做法,重“形式”轻“实用”,出现“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等怪现象;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的家庭伦理资源对人的发展仍起着极大的作用,个人发展机遇受“家庭资本”的影响。

  显然,如此种种对人才资源不合理与不公平的配置,只能造成人才的内耗与闲置,产生诸如“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等人才浪费现状,造成人才使用的效率低下。而人才本质是一种资源,它的配置和利用,只能以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和使用形态为最优选择,否则的话,人才资源就无法处于竞争的格局之下,也就根本无法充分开发出人才主体的内部潜能,实现人才的最大效用。

  特别是在“高学历运动”的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唯学历论”成了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由此一来,才出现了种种人才高消费、人才闲置的现象。说到底,人才作为资源是要使用的,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和功用,是实现人才配置的根本标准,而唯有市场,才能通过充分竞争的形态,对人才真正实现有效的配置。□苏子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