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维持现状民意”的背景、特点及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6:52 中国台湾网

  长期以来,“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斗争的结果之一是促使台湾民众对于这一关系台湾前途的问题,进行理性、务实思考,“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维持现状民意”成为台湾广大民众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一基础上,“台独”的挑衅在加剧,反“台独”力量在逐渐增长。

  背景

  “维持现状民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台独”的嚣张和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煽动下,“台独”由非法变合法,由合法变嚣张,由嚣张变执政。“台独”演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台独”恶性蔓延,在各类选举中,得票率由不足三成一度冲上五成,6年多来“台独阵营”更是成为岛内主要政治流派之一。一方面也提供了检验“台独”是好是坏的机会,由于半个多世纪来岛内政治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国际反华势力的扶持,两岸曾经长期隔离而互不了解等多种原因,“台独理念”在台湾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台独”政党在台湾社会具有一定的支持率,李、扁等人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样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台独”对台湾社会是福是祸,是利是害,是好是坏,需要整个社会对此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需求的判断,“台独”嚣张的过程,也是“台独”危害加剧和暴露的过程,当然也成为人们判断“台独”危害的过程。

  陈水扁6年多的执政经历,成为检验“台独”的最好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台独”是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劫。陈水扁搞“台独”是“一年一个台阶”,2000年6月公开否认“九二共识”,2001年3月与李登辉一起开始“拼正名”,2002年8月提出“一边一国论”,2003年9月提出“台独时间表”,2004年10月提出“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2005年6月提出在“二阶段宪改”名义下加快推动“法理台独”,2006年2月提出“终统”和“法理台独时间表”。可以说,利用执政机会和执政条件,加快推进“台独”,成为陈水扁6年多和今后2年的目标。

  “台独”给台湾社会带来的是动荡、混乱、倒退和腐败。陈水扁推行的“渐进台独”和“法理台独”、全面紧缩两岸关系的言行,违反“宪法”、“国统纲领”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现有的文件和规定”中有关“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相关政策,因而受到泛蓝军的批判和抵制,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不满,台湾政局和社会陷入一次又一次动荡之中,几近把两岸关系推到危险的边缘。为了凝聚“台独基本教义派”,扩大“台独阵营”,只得使用“台独民粹”手段,结果是激化社会基本矛盾,撕裂族群和社会,台湾社会以蓝绿分成极端对立的两部分,处于高度对立状态,在政治、社会、经济活动,甚至家庭生活中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混乱。陈水扁当局坚持“台独挂帅”,违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和大陆政策一再失误,加上政局动荡、社会混乱,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处于实质上的倒退状态之中。与此同时,是陈水扁一家和民进党高官的腐败,形成“无德无才无能”的完整的执政链条,转入空前的执政危机和困境。面对现实教训和沉重代价,台湾同胞认识到,“台独”势力执政6年,是台湾社会倒退的6年,“法理台独”只能带来灾难,和睦的两岸关系对于台湾同胞是最大的受益者,“维持现状”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为广大台湾同胞所认识。

  特点

  台湾的政局、经济、社会、意识、思潮的发展,深受两岸关系的影响,民意的形成和演变同样是这样。考察台湾“维持现状民意”,要看到两岸关系面临的总体形势。当前,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没有改变,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反对“台独”是现阶段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发展两岸交流,推动两岸“三通”,落实15项政策,共创两岸的和平发展新局面,实现双赢,是两岸人民的共识。两岸关系现状是台湾同胞中“维持现状民意”产生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台独”政治冒险的可能性在增加,两岸交流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在增加,陈水扁当局执政危机在加剧。两岸关系临的形势,需要两岸同胞作出选择,在台湾同胞中,“维持现状”的呼声开始上升。

  “维持现状民意”有两大特点。一是稳定性。从民意调查看,根据“陆委会”在1997年11月到2005年7月间的民调显示,赞成“尽快宣布独立”的比例,分布在9.5%到5.2%之间,赞成“暂时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的比例,分布在6.7%至14.1%之间,赞成“尽快统一”的比例,分布在3.8%到1.2%之间,赞成“暂时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的比例,分布在15.7%到11.9%之间,赞成“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分布在18.5%到22.6%之间,赞成“暂时维持现状以后看情形再决定独立或统一”的比例,分布在42%到37.3%之间。在其它民调机构进行的相同议题民调中,基本走势也类似。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民调结果有不同,但稳定性较高,主张立即统一和“台独”、“维持现状”的民意变化不大,一直保持两头(统或“独”)小中间(维持现状)大的态势。2006年3月9日海基会的民调中,显示主张“台独”的达到33.1%,选择统一者为21.8%,维持现状者只有26.9%。对此,国民党方面表示,各类民调都显示维持现状超过七成。二是主导性。从民调统计数字上看,“永远维持现状”和“暂时维持现状以后看情形再决定独立或统一”高达近六成,广义“维持现状”民意(“永远维持现状”和“暂时维持现状以后再选择”)达八成六。这一民调数字直接影响到朝野政党公共政策和大陆政策的制订,由于泛蓝军的政策积极向“维持现状民意”靠拢,因此获得的支持度在增加。泛绿军正好相反,执政危机越来越严重。

  内涵

  在现阶段,“维持现状民意”表面上是反应在统“独”选择上,实质上,台湾社会政治运作、经济模式、朝野之争、舆论焦点、意识形态都是在“台独”和反“台独”基础上展开,因此“维持现状”具有特殊的内涵。

  一是反对“法理台独”,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维持现状民意”表明,目前岛内的主流民意并不急于立刻解决台湾的前途以及“统独”的定位问题,而是希望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求得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面对“法理台独”分裂国家的图谋,广大台湾同胞认识到这一图谋一旦得逞,破坏两岸关系现状,势必造成两岸关系新的危机,破坏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遏制“台独”挑衅是“维持现状民意”的重点。二是发展两岸交流,开放全面“三通”。要求两岸共同发展,是台湾同胞在遭受“台独”骚扰、经济发展缓慢、过上6年紧日子后的切身体会。陈水扁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维持两岸经贸关系不正常状态,直接伤害到急需借助大陆市场和资源完成转型、升级及发展的台湾经济,直接伤害台湾同胞的利益。面对陈水扁当局阻挠两岸共同发展、加快发展的图谋,强调两岸发展、实现两岸双赢很有必要。三是要求社会安定进步。在李登辉和陈水扁的煽动下,挑动省籍和统独对立成为最基本的政治动员方式,“法理台独”成为凝聚泛绿军的唯一途径,“台独挂帅”导致政局动荡不稳,岛内到处弥漫着“台独式的民粹主义”。对于深受其害的广大台湾同胞来说,建立和谐社会成为向往的目标。社会基本矛盾回归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本面,开始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四是批评“台独”执政没有政绩。认为“台独”执政以来,两岸危机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台湾民众没有得到起码的实惠,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没有得到必要的改善,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政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良。特别是民进党执政以来,“上班炒股,外出嫖赌,选举买票,执政贪污”十分流行,“台独”执政让台湾同胞付出巨大价。

  反对“台独”挑衅追求台海和平、结束政局动乱追求台湾安定、发展两岸合作以追求两岸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维持现状”是这一意识的集中反应,也是台湾社会在经历“台独”破坏后自我调适的成果。(刘红)

  编辑:海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