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阳光温暖每一个贫困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0:17 四川新闻网 |
石海田 近日,央视《面对面》节目刊播了北大女孩刘默涵的访谈,贫困助贫困,令人感慨颇多。刘默涵是河北无极人,2003年考入北大,但她家庭贫困,几千元的学费对于她来说不是个小数字,正是在社会的资助下她才进入校门。上大学后,她自强自立,设立了“默涵助学金”,帮助像她一样的贫困生,受到社会的肯定。 近年来,贫困生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诸种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虽然我国近年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包袱和种种原因,社会仍有一个人数众多的贫困群体,他们在教育、医疗、就业以及诸种生活问题方面都遇到各种困难,值得关注和重视。 虽然我国的困难救助体系还不完善,但它确实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试想,刘默涵尽管以高分成绩考取了北大,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的资助,她要想圆自己的大学梦,恐怕是很困难的。可见,社会困难救助体系功不可没。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目前的社会困难救助体系相对比较单一,面对广大的困难群体,力量相对薄弱,救助的款项也不是很多。因此,我们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现成经验,探索、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困难救助体系和慈善事业。同时,还应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富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帮助需要救助的人们渡过难关。这样也是对他们自己的帮助,因为只有贫困群体得到有效的帮助,社会才能稳定,他们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家庭才能幸福。 这个访谈节目令人感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刘默涵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一般说来,贫困生不仅仅是经济拮据,而且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学校里,他们一般都比较低调,有的还往往有着较强的自卑感。个别的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做出极端的事情。像几年前残忍杀害同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刘默涵不一样,她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她上学后除了努力完成学业外,就是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做家教,做到能够自食其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也没什么特殊的,大多数贫困生基本上都是这样。可贵的是,刘默涵有了一定收入之后,首先想到是帮助像她那样的贫困生,让阳光温暖每一个贫困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虽然她的收入来之不易,她也不是什么大款,也没有什么背景,然而她要把资助贫困生的事情当作事业来做,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刘默涵是一个特例。她是幸运的,因为她得到了社会的关爱。她对社会有一种感恩之心,她要回报社会,她要让每一个失学的贫困生重返学校。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或多或少从社会得到过恩惠吗?我们是否心存感激?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