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恶搞"无厘头" 《石头》真该如此疯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0:53 四川新闻网

  《疯狂的石头》票房大收,观众叫好,媒体热捧。在一片喝彩的影评中,一些极端的褒扬词语被集中使用,比如“前所未有”、“最成功”、“真正的现实主义”、“理想范本”等。

  但是,抛开人云亦云,剔除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国产电影的逆反心态,更清理掉一些有目的的炒作以及跟风式的起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从对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推动力

上看,《石头》真该如此疯狂么?

  《石头》的故事并没有如何离奇,明显有社会小新闻大杂烩的痕迹。据记者亲身体验,《石头》本身存在两大“死穴”:摹仿加恶搞。

  首先,《石头》有明显摹仿英国新锐导演盖·瑞奇的《偷拐抢骗》的印记,而其多线叙事的表现手法又和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相似。纵然《石头》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中下层民众的故事,但从电影艺术上却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创意。

  此外就是恶搞,也就是引发观众哄堂大笑的那些“无厘头”。虽然导演很用心地将恶搞搞得很自然、很顺畅,但在大笑之后还是让人感到一种浅薄,尤其是拿《千手观音》恶搞,一个皮白肉细、愁眉苦脸娘娘腔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男职工涂脂抹粉,男扮女装,做出飞天状,甚至让人觉得不道德。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影评人黄式宪说:“小电影足以折射大市场。宁浩拍摄这部影片,从最开始拿出剧本选内容,到刘德华投资,再到制片方在拍摄过程中的要求,很像一种限定框架的命题作文。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更像一部闹剧而非喜剧,只是迎合了时下比较浮躁的市场而已。中国电影没有艺术片一定要死亡的。宁浩还太年轻,拍商业片还是太早,应该再经历一些拍文艺片的磨炼。”

  不过,《石头》的疯狂毕竟还是给我们传递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现实”信息。有评论者指出,如果把《石头》和同样疯狂过一下的电视剧《武林外传》、网络恶搞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现一些共同点:创作者的心态很放松,娱人娱己;内容富有平民气息;对流行事物很敏感,信手拈来加以调侃和戏谑;对一些社会现象有含蓄的讽刺。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电影确实需要一些疯狂来涤荡一些陈腐,从而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邬焕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