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电话结对 传递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0:54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电话结对

  覃甫政一边看书,一边帮父母看管小菜摊。 龚国荣 摄

  杨静雅新闻博客⑦

  7月27日 星期四 晴

  昨天,我们离开贵州省黔西南州,来到了宁波对口帮扶的另一个州———贵州省黔东南州。因为整整一天都在行车途中,新闻博客昨天暂停了一天。今天,坐在黔东南州州府所在地凯里的旅馆里,回想起过去一个星期在我们采访组的牵线搭桥下,已有近20名接受采访的贵州贫困学生通过电话,与向我们提出过结对要求的宁波人结成了助学对子,感到很欣慰。

  这种“电话结对”的方法源于7月22日的一次采访。那一天我们在普安县,走访了江西坡镇下街村的贫困生孔彪。孔彪的父亲是农民,母亲在镇上用一台缝纫机给人做些缝缝补补的活,两个哥哥都在上大学,父母为此已经欠了很多债。孔彪今年又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父母正为他的学杂费发愁呢。最后,父亲决定让孔彪休学一年,先跟着亲戚去外地打工,赚够一年的学费后,明年再去上学。“明年,他大哥就大学毕业了,可以赚钱来供他读书了。”父亲无奈地对我们说。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位叫许国荣的宁波市民曾打电话给我,表示想资助一名今年刚考上大学的贵州贫困学生。我从手机里找出了许先生的电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电话里向许先生简单讲述了孔彪的事。许先生说,他想和孔彪通话。我将电话递给了孔彪,在听孔彪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后,许先生很快就同意资助,并答应马上将资助款寄来。愁眉不展的孔家人终于露出了笑容。

  7月24日,我们来到晴隆县城东街的覃甫政家采访。我想,县城里的学生贫困程度总比农村好一些吧,但覃甫政家的情况让我们简直惊呆了:一间破烂的瓦房里堆满了各种东西,很难找到一处站立的空间,覃甫政和他脸色蜡黄的父亲坐在家门口的一个小菜摊前,用企盼的目光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覃甫政的父亲本是县城里的搬运工,10年前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一点体力活也不能干了,只能和妻子一起在家门口摆个小菜摊度日,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却要负担3个儿子的读书费用。前年,覃甫政的大哥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亲朋好友凑足了路费送他去读书。去年,覃甫政和他二哥分别考上了中山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亲朋好友东拼西凑,也只够一个人的路费。懂事的覃甫政主动向父母提出再去复读一年(因为当地一些学校会对考了高分的复读生免去学杂费甚至生活费),等第二年父母存下了钱,他再去上大学。就这样,覃甫政在复读一年后,今年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但不幸的是,上半年父亲看病又花了不少钱,家里再次一贫如洗。

  我们了解到,覃甫政家仅有的这间房子还是租来的,为了给父亲看病,他们家连唯一的房子也卖掉了。我拨通了宁波市民周女士的电话,周女士曾打电话到我们报社,希望资助一名贫困生。千里之外的周女士和覃甫政通上了电话,答应资助他,还鼓励他要努力读书,毕业后赚钱改变家庭面貌。听到素不相识的热心人要资助儿子,覃甫政父亲的眼睛湿润了。

  两次“电话结对”都成功之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贵州采访的日子里,每当有热心的宁波市民发短信或打电话给我们,希望帮助寻找资助对象时,我们都一一记下来,在采访中遇到符合要求的贫困学生,便拨通宁波热心人的电话。到现在,现场结对成功率居然达到了100%。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