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4:41 红网

  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读本》共七个部分加一个前言,26个大问题,160个自然段,5万余字,文字精炼,阐述深刻。围绕《读本》展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统认识和完整把握。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类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展的理念。从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就反映了这个更新的过程。在环境问题上从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伴随着发展观的演进过程。

  2、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读本》从十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

  3、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科学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尊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环境有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用一点就少一点,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任意浪费和挥霍自然资源,肆意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然出现资源匮乏、污染泛滥、生态破坏的灾难,届时我们的后代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理论体系。《读本》指出:“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科学发展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读本》对以人为本做了这样的解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读本》是这样解读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读本》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读本》是这样写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顾名思义就是讲发展的,讲科学发展的。只有发展,才有全面小康,才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1、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①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②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是在农村。

  ③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要深刻认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丰富内涵,创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发展绿色科技,建立健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观和价值观,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是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们二十八年来的成功所在。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这是邓小平的伟大创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的贡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成功之路,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改革要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把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各方面的关切,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改革。

  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对外经贸活动既符合我国的利益,又符合合作对象的利益,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布局的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按照四位一体布局的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当前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要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为重点,推动全党理论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基本要求。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发展。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包括着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着力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着力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

  4、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稿源:红网 作者:李官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