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涉农资金何缘不姓“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8:00 光明网
许贵元

  据7月2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7月20日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李金华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今后一段时期,审计部门应该着力关注涉农资金的审计,尤其要看看涉农资金到了基层还姓不姓“农”;二是要注意揭露和查处一些地方借新农村建设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

  李金华要求审计部门的“关注力”下移,是有针对性和普遍性的。因为近些年国家

下拨的涉农专项资金渠道不够顺畅,有的地方,层层擅自截留、随意挤占、以及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在下乡搞调研时,我们常常听到农民不满地说:“国家支持‘三农’的钱年年增加,报纸宣传、电台广播、文件传达,可是那么多的钱不知都干什么去了。”当然,农民的这些反映也不一定全面客观,但起码说明我们的涉农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情况不够“透明”,因而引发农民的质疑是不可避免的。李金华说,2004年和2005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开展涉农审计项目784个,查出滞留资金、挪用侵占转移资金等违规问题资金192亿元,损失浪费8.9亿元。难道这些数字还不够“惊人”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头戏”。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农村建设极为关注,并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今年国家将拿出3900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全国九亿农民人人皆知,拍手叫好。众所周知,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不管你思想认识多么高度统一,也不管你规划制定得多么科学合理,如果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作保障,新农村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最终落个口号“新”罢了。资金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保证资金足额到位,有钢用在刀刃上,就是为新农村建设“雪中送炭”;合理使用资金,坚持有效投入,防止盲目建设,讲求资金使用效益,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们应该懂得的起码常识,做不到这一点,说明我们的“执政观”有“问题”。

  时下,农民盼资金向盼星星和月亮一样,应该给基层的建设资金,我们有些部门习惯于“把”着,甚至在手里“攥”出汗来,也不轻易痛痛快快地及时足额拨下去,再加上暗里“做手脚”,你说农民怎么不会有意见?怀疑你搞腐败、坑农民是冤枉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财政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则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审计部门着力关注涉农资金的审计,尤其要看看涉农资金到了基层还姓不姓“农”,以及注意揭露和查处一些地方借新农村建设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是完全符合农民的意志和愿望的。这项工作如果真正做好了,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援。

  今年以来,各地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健康地向前推进。但也有少数地方搞了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违背民意的“形象工程”,既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又给农民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媒体上陆续“曝光”的典型实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恕我直言:涉农资金如果不姓“农”,就是腐败在“作崇”;截留和挪用涉农资金,就是砸农民的饭碗子,是对农民的犯罪,党纪国法所不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