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抗洪英雄周林34年“反哺”老保姆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8:01 新华网

  通讯:超越血缘的“婆孙情”——抗洪英雄周林34年“反哺”老保姆的故事

  新华网南昌7月27日电(记者 胡锦武)89岁的陈妙香老太太静静地躺在床上,全身瘫痪的她只有当周林靠近并轻轻喊“婆婆”时,艰难睁开的眼睛里才有些光彩。

  ;武警江西省总队参谋长周林并非老人的亲孙子,老人只是周林家早年的保姆。出于

对老人的关爱与不舍,34年来,周林一直担当着赡养老人的“长孙”角色。

  195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的周林,是远近闻名的抗洪英雄,曾两次被评为“全国抗洪模范”。1998年,他在九江带队封堵长江决口的战斗中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

  5个月大时,周林随父母移居武宁县。为了照顾他,父母托人在武宁县甫田乡请了位保姆——陈妙香。陈妙香新婚不久,丈夫便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已有身孕的她悲痛过度,致使胎儿死于腹中。出于对丈夫感情的坚贞,她决心终生不改嫁。

  来到周家后,陈妙香将所有的感情倾注在尚在襁褓中的周林身上,而渐渐懂事的周林则亲切地叫她婆婆。随着周林的弟弟、妹妹相继出生,为了照顾3个孩子,陈妙香在周家一呆就是十多年。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周家不需保姆了,周林父母便为陈妙香在街道缝纫厂找了份工作。

  1972年,年近花甲的陈妙香辞去缝纫厂的工作,想回家颐养天年。不料,口信捎回乡下老家后,却遭到亲戚们的婉言拒绝。有亲难投的她唯有以泪洗面。

  得知这一情况后,周家特意开了个家庭会议。当时还不到20岁的周林当场立下誓言:我要养婆婆一辈子。于是,陈妙香又回到了离开数年的周家。

  1972年底,周林应征入伍。入伍后,赡养陈妙香的信念在他心中更加坚定,为此他存下了大部分津贴。因担心身子单薄的陈妙香受寒,入伍第二年冬天,周林用一年省下的48元津贴费买了件羊皮袄,寄给了老人。

  捧着周林寄来的袄子,陈妙香感动得几宿没睡。

  1982年10月,周林调到武警九江市支队机动中队,和妻子徐云姣、年幼的儿子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为了便于照顾陈妙香,周林将她从武宁接了过来,四口人挤住在一起。

  周林在机动中队时的老战友张意华回忆说,有一次,因为幼儿园老师要求练习做布偶,儿子向周林讨要几毛钱买小手绢,却招来了一顿呵斥,气得小家伙离家出走。张意华说,直到最近得知周林照顾病中老保姆的事情,他才明白这么多年来周林对待自己和家人如此“吝啬”的原因。

  1998年,周林上调武警江西省总队,妻子也调到江西省工商银行工作,家里的条件宽裕些了。然而,年过八旬的陈妙香身体却每况愈下,几年后又因突发脑溢血而全身瘫痪。

  为便于和老人语言交流,周林从她老家请来了一个小保姆。但他终究还是不放心,怕保姆年纪小难以照顾周全,便动员还不到50岁的妻子提前退休。

  由于难以割舍自己的事业,加上退休与在职收入上的反差,徐云姣也曾和丈夫怄气。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牺牲”事业。她说,丈夫和老人的感情,她能理解,更时时被感动着。

  有人曾不止一次地劝周林,你和陈妙香非亲非故,不如把她送进敬老院。但周林总是回答:“万一婆婆寂寞了怎么办?生活不习惯了怎么办?”

  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和对老太太坎坷人生的同情,滋生延续着这段超越了血缘的“婆孙情”。34年过去了,周林常说,只要婆婆过得舒心,我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什么!(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