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秦淮区纪检监察改革创新破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1:32 江南时报

  “2001年至2004年南京市‘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奖’评选中,秦淮区六项创新工作获得一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记者在秦淮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是创新,看到最多的是创新,感受最深的也是创新。以创新力激发生命力,以活力创造魅力,秦淮区纪检监察工作一步步走向深入。近日,秦淮区纪检监察工作再获殊荣,该区纪委、监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1年至2005年度江苏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绩背后是秦淮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

  推进效能建设 打造最佳发展环境

  促进发展是纪检工作的第一要务。多年来,秦淮区纪委、监察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改革创新,将勤政廉政建设融入机关效能建设,推行贯标管理,规范权力运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两个率先”。

  从2004年开始,围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能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秦淮区在全区各部门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成立效能建设专门机构——区效能办和投诉中心,具体负责效能建设相关工作,处理行政投诉。通过定期考核、不定期检查、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通报情况,促进部门及时整改。

  在全市率先将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引入机关管理工作,实施贯标管理,规范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具体打造“权责清单”和“流程清单”两份清单。“权责清单”明确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执法依据和行政执法标准;明确了行政机关之间的职责、义务。按照权力的类别,将部门权力定岗、定责、定到人,列明办理条件和时限、服务承诺、工作纪律和责任追究等规定。将各环节中与效能建设质量管理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调整,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流程清单”则逐一明确了每个工作流程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实行全面痕迹管理,做到过程清楚,责任明确;并将部门行政服务过程纳入质量体系,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再造审批流程,重组操作规程。

  同时,研发效能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审批、办文、办事、会议、服务、执法六大工作流程上设置监控点,做到绩效考评数据自动采集,绩效自动评估,分析自动生成,部门自动排名,避免人情干扰。邀请在宁高校公共管理学专家、质量认证专家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组成专家论证小组,借助专家力量,对效能建设体系自身进行诊断和评估,不断增强其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在抓效能建设的基础上,该区还创建了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明确机关效能评估为各部门惟一的全区性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奖评优挂钩,与业绩评定挂钩,与选拔任用挂钩。区效能办制定了《机关效能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将群众评议、综合考核和综合评定3方面内容细化成100多个小项进行量化考核,工作“痕迹”平时采集,评估结果自动生成。评估进入“优秀”行列的部门,按年度综合考核奖的120%发放,排在末位的部门,扣发年度综合考核奖。

  效能建设和绩效考核“双管齐下”,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区域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2005年年底开展的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中,群众对区机关效能建设满意度、比较满意度达99.8%。

  “花香蝶自来”,今年以来,丰田凯美瑞、林肯、凯迪拉克等5家世界名车4S店,以及宜家家居、雅居乐房地产等一批大型企业纷纷落户秦淮,国内著名大型家居超市和欧洲顶级销品茂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这些项目的相继落户将为区域经济提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发展后劲。

  目前,秦淮区已有房产、环保、建设等7家单位引入了贯标管理,今年还要在12个重点部门全面推开,明年全面覆盖行政执法部门。区委、区政府决定通过连续3年的深化贯标管理工作,达到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打造最佳发展环境,助推秦淮新一轮发展的目标。

  持续改革创新 破解源头治理难题

  源头治理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秦淮区纪委、监察局通过建立廉政利益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手段,持续改革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宽源头治理工作领域。

  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政务大厅,将全区11个部门集中办公,提供“一门式”服务,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积极探索联审办公等新型审批方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方便群众。5年来,全区行政审批总事项减少53%。

  强化对政府资金的有效管理。2001年秦淮区在全市首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统一奖金补贴发放,强化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管功能,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开前门、堵后门、关侧门”,从根本上遏制住了“三乱”、“小金库”的源头。全区推行财政综合预算的部门达100%,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位覆盖面达100%,纳入预算单位的资金解缴率达100%。

  渐进式推进车改。2002年,该区红花街道在全市率先启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试点。2004年,红花街道又实行了第二轮公务用车改革,在全市第一家将公车送到拍卖现场,实行车改后,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每年节约经费近30万元,年节约资金20%至30%。

  积极探索科技防腐的新路。2002年,秦淮区开发了第一代电子廉政档案单机版系统软件,建档内容包括审计结果、廉情公示、效能投诉、诫勉谈话记录、重大事项报告等共计十大方面。2004年,该系统进一步“扩容升级”,由“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在区、街(部门)两级实行联网操作。目前在秦淮区,全区300多名区管干部全部建立了个人廉政档案,重大事项变化在电脑上一目了然。各街道、系统也对200余名科级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做到全程跟踪,全面监督。

  引入廉政机制

  规范队伍廉洁从政

  有益的廉政利益机制是使廉政建设成为政府从政人员内在自觉行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秦淮区纪委、监察局大胆创新,先行试点,积极探索运用这一机制引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不断放大典型示范效应,推进干部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2003年,秦淮区在区房产局、秦虹街道两家单位进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改革试点,围绕公务接待、招商引资,通过核定消费基数,严格规范消费行为,兑现到岗,包干到人等具体措施,狠刹“吃喝风”,有效控制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公务接待费用大幅下降,年节约经费达15%以上。

  同年,秦淮区还在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等政法部门和区房产局推行勤廉保证金制度试点,通过建立基金专户储存,按职分档,每月交纳,年终结算,退休全返,责任连带等具体措施,对干警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警示作用,同时也促使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自实行勤廉保证金制度以来,全区政法部门没有一起因收受礼金礼品而导致的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区法院连续两年获全国法院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获省人民满意法院,被评为2005年省优秀人民法院。今年,区检察院又被评为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

  完善惩防体系

  强力铸就反腐利剑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秦淮区狠抓教育、制度、监督三个环节,全力构建惩防体系。

  一是建设廉政文化,自觉抵制腐败。该区从建设廉政文化,营造廉政氛围破题,一改过去坐下来学习,关起门来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机关,结合从政道德教育,开展“人品、德品、官品”廉政论坛、争当“廉班长、廉参谋、廉管家、廉内助”、赠送“廉礼”、“秦淮风范”演讲会、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等活动,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法制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3个警示教育基地,组织旁听庭审、参加审理党政纪案件公开听证,机关干部勤政廉政意识大大增强。在社区,开展“廉政灯谜”竞猜、“廉吏”、“廉轩”、中华门城堡古城砖问责制宣传活动;组织影视宣教直通车进社区、进村落开展百场廉政、法制影视片巡回展播;在龙翔雅苑等新建小区,设置廉政公益广告、反腐倡廉警示牌和廉石,建造竹林、莲池等景观小品,开设廉政文化宣传橱窗,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环境。在家庭,“十佳廉内助”评比表彰、“廉洁文明家庭”创建、“廉政警句治家格言”、廉政漫画征集等活动蓬勃开展,以“贤”为贵、以“廉”为荣,“人人讲廉,家庭助廉”蔚然成风。

  二是编织制度“大网”,有效防止腐败。近年来,秦淮区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为重点,先后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区委委员廉洁自律公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公开述廉、廉勤公示、区纪委负责人同区管党政一把手谈话等一系列制度,使得想腐败的人在这张严密的制度大网面前无缝可钻,无机可乘。

  三是完善监督管理,积极遏制腐败。坚持以“一把手”为重点,把监督贯穿于任前、任中、任后,辐射到事前、事中、事后,延伸监督触角,提高监督实效。开展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各类谈话活动,事先提醒,预防在前,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同时,加大对信访、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等十大方面廉情的动态监督和对“人权、财权、事权”的监督,全程监督干部任用的考察、公示、选拔、上岗等各个环节。对个别干部在提拔任用公示期间举报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建议区委对其暂缓任职,避免了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重点部门推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探索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有效分离,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

  四是严肃党规党纪,严厉惩治腐败。5年来,区纪检监察部门共查办案件84起,处理党员干部80名,挽回国家和集体损失两千余万元,同时对敢于以身试法的腐败分子以有力威慑。特别是近两年通过严厉打击拆迁中的违法行为,“违建风”、“拆托风”、“非法劈产风”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挽回了国家拆迁资金的巨额损失。区纪委办案工作连续4年分获全市特等将、一等奖,信访工作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信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盘点过去5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秦淮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付荣用得最多的字眼是创新、首创、率先。“过去5年,我们依靠创新破解了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道道难题,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可以说创新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采访中,王付荣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群众的需要。”

本报通讯员 秦纪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