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热议:切莫辱没了“斯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2:55 大江网-江西日报

  谁听说过,大学毕业生要拿毕业证,还得用就业证明来换取?前不久,中国青年报便披露了一则这样的奇闻,广州某学院规定,应届毕业生不交就业证明,就不为其颁发毕业证,以致不少毕业生想方设法弄来假的就业证明交差。读罢这篇报道,让人顿生斯文扫地之感。

  按理说,学生交足了学费,拿够了学分,又没犯错误,大学就应准予毕业并发给其毕业证。那么,这所学院为何有悖于常理而为之?说到底,实乃利欲熏心所致。因为,虚高

的就业率能够蒙骗社会,捞取虚名,达到吸引考生的目的;还可能博得上级部门的器重,骗取更多的倾斜和扶持政策,而充足的生源、优惠的政策,又可使学校财源广进,教职员工腰包鼓起。

  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及其“先生”们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职责和道义,一切向“钱”看,一切为“钱”干,做出了一些欺骗社会、自毁形象的事来,广州这所学院的上述行径便是典型的例子。本来,大学追求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无可厚非。然而,提高就业率,应当在搞好教学上下工夫,在培养人才上花力气,而绝不能通过逼迫学生作假来“拔高”。据说,广州这所学院对毕业生提供的就业证明可以不管来历,强调的只是就业单位必须真实。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是真证明还是假证明学校不管,只要能“凑数”就行;但开证明的单位必须存在,倘若今后造假之事东窗事发,学校也握有推脱责任的挡箭牌。到底是大学里的“先生”,脑子的确灵光,只可惜聪明用错了地方。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斯文之地,大学里的“先生”是厚德饱学之士,故而广大家长才会勒紧腰带、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到大学去学习,以求其将来成为有用之材。正因如此,与社会上的一些坑蒙拐骗之徒相比,少数大学的“先生”们的无良之举更加令人憎恶。前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还有限度,后者的危害则难以估量,因为他们披的是“师者”的外衣,教的是纯真的学子,他们的不良言行将对成千上万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恶劣影响。

  发生在广州这所学院的事件,虽属个案,但却给人以警示:大学及其“先生”们应当珍惜人们的尊敬和信赖,万万不可做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之事;不可行不择手段、见利忘义之举。否则,不仅会有负众望、误人子弟,还会自损名声、自毁形象,辱没了“斯文”二字。(王中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