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香江漫话:“盂兰节”,去领一包“平安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3:54 中国新闻网

  

香江漫话:“盂兰节”,去领一包“平安米”(图)

  香港今年首个在盂兰节期间派米的团体,27日下午在九龙城贾炳达道球场派米,不少长者冒雨排队轮筹。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香江漫话:“盂兰节”,去领一包“平安米”(图)

  香港今年首个在盂兰节派米的九龙城盂兰胜会,27日在九龙城举行,近千名长者轮候,秩序良好。今年派米只限「一人一袋」,每袋不超过1公斤,派完即止。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七日电题:香江漫话:盂兰节,去领一包“平安米”

  中新社记者关向东

  七月,是农历的“鬼月”。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三。

  在做完三天的法会之后,今年全港第一场“盂兰胜会”,今天在九龙城贾炳达道公园举行,由东头村街坊会主办。

  下午三时,在一场余音缭绕的法事之后,上千位来自全港各处的长者,排队领取每包两磅重的“平安米”。这些弯腰驼背的老者,有的从深夜时分即赶去排队,心心愿愿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据说,一年一度“盂兰胜会”,在此间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乃香港光复后,由海、陆丰和潮州新移民带来香港,多出现于鹤佬和潮州的旧社区内。

  七月十五日,原是中国道教祭祖的节日,而佛教亦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这二者本来毫不相涉,不过在香港它们挺自然就融合了。

  在道教中,“鬼月”七月初一“开鬼门关”,三十日“关鬼门关”。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祭仪,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而佛教中的“盂兰”译自梵语,原意为“救倒悬”,是来自民间“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目连,其母亲刘氏因破誓杀生,遭阎王判入饿鬼道,头下脚上的被“倒悬”着,不能进食。目连为救母亲,远走西天,请求如来佛祖赐予锡杖及明珠,破地狱,与地府衆差大打出手。经佛祖调停,目连答应每年七月,以十方僧衆,为母亲诵经,化解母亲的罪孽,以救倒悬之苦。

  今天,记者走进东头村“盂兰胜会”道场,果然见到了佛、道融为一体,“抚恤”凡间的胜景。

  其实,“派米”活动已经是这场“盂兰胜会”的尾声,连续三天的“盂兰胜会”中,东头村的街坊们已经请神、诵经、搬演目连戏。

  遇到了是次盛会的“首席福老”──七十八岁的林柄章老先生,在抿了同一碗拜过神仙、撒了香火的清水“甘露”之后,老先生开口为记者一解是次“盂兰胜会”的布局。

  林先生告诉记者,每年的“盂兰胜会”,均由街坊捐款举办,所捐千百不论,一律写上红榜。

  “盂兰胜会”的看点有几处,一是“挂衫处”,即是将送给大王及天地父母的纸制新衣,挂在一个特制的棚内以表诚心。果见,棚内挂了三套高五、六米,阔七、八米的古装新衣,灿烂如烟霞。

  棚口,则是一匹高头大花马,满身缠了金红纸做的干粮,口中还衔着把青草。林先生说:“这可是一匹飞马,可助人上天,见大王,求平安。”

  另一个看点,就是天地父母台。阔阔的神台上,供着高大的天地父母和关帝,“盂兰胜会”的主角目连,则是一尊尺把高的神像,被安置在神台中央最醒目的地方。

  场地的另一侧,则是扎了个阔口大戏台,台口大书:绕梁三日,酬谢神恩;合境平安,霓裳歌舞。想来天上人间,都挺期待这一年一度的团聚和狂欢。

  排队领取“平安米”的,也不只是长者,也有携妻将雏的家族。有拿着红白蓝袋,或者拖着小车的市民,抱怨这届“盂兰胜会”派的“平安米”过于“迷你”;不过,林先生就告诉记者,政府今次规定了不派大袋米,就是希望回归“盂兰”传统──祈求平安,而不像前几届变异为“抢米会”。

  据说,持续一个月的“盂兰节”,正在全港各处展开,“平安米”还将处处派。(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