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信念与执 ——平煤集团开封炭素系列报道之奋战篇 本报记者王胜昔本报通讯员孙自豪杨跃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6:02 大河网-河南日报

  (一)

  黄河有九曲十八弯。开封炭素项目的历程和母亲河一样,也历经了“九曲十八弯”。

  引用当今世界先进生产技术,一期工程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2.2万吨,二期工程

建成后将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5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系列生产高标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

  这些不平凡的数据和事实使得开封炭素这个省重点工程项目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和重视。

  然而正应验了中国那句古话:“好事多磨。”

  1996年,因资金没有着落,原国家计委提出撤销开封炭素项目。开封有关方面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向省里汇报,并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997年1月,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张洪华亲自带领开封市有关负责同志到北京争取,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务院领导汇报。经过各方面努力,国家有关部委终于同意我省继续启动项目实施。

  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曾三次对开封炭素项目作出批示,要求尽快上马。随后,吴邦国、温家宝也都先后作出开工建设批示。还有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副省长史济春等领导就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先后到开封炭素视察、调研。

  2002年,省长李成玉指出,开封炭素项目几经反复,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现在不能再打退堂鼓了。他要求平煤集团等单位要坚定不移地强力推进这个项目,开封市要积极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3年3月20日,原国家计委下达开工通知,命运多舛的开封炭素项目开始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二)

  陈建生、常建华等平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煤电、煤焦和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链延伸和衔接,努力打造具有平煤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目标,并逐步走上一条煤与非煤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封市委、市政府对开封炭素的建设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开封市委、市政府和开封炭素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全市人民始终满怀激情,以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积极而顽强地争取,把项目从下马的边缘争取过来,并且将其推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开封炭素项目自批准以来,开封市先后经历了6位市委书记和9位市长,但不管哪任市领导都没有放弃对炭素项目的希望与支持,市有关部门更是责无旁贷。项目开工后,市委书记孙泉砀、市长刘长春曾多次亲临施工工地进行现场办公。分管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封市副市长吉炳伟和原市委副书记齐新安等更是细致入微,深入现场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了给该项目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开封市委还专门组成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协调工农关系。

  2004年3月21日下午,孙泉砀、刘长春一行还专程来到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与平煤集团领导一起共谋开封炭素及开封复兴大计。

  “平煤集团开封炭素项目的建设,对拉长平煤产业链条,走相关产业多元化道路,建设全国重要、河南最大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必将促进开封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陈建生多次对集团有关部门强调,在资金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保证进度的科学规划,列出一个工程进度表,不折不扣,不留余地地把开封炭素项目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落实到位。

  (三)

  开封炭素自2003年3月开工以来,为使项目早日投产,维护8家合资单位的切身利益,该公司坚持“一手抓基本建设、一手抓生产准备”的方针,参照国内外合资公司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管理体制,确保了开封炭素项目建设高效有序进行。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该公司把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作为生产准备的首要环节来抓。他们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了综合管理部、质量技术部等6个职能部门,并招聘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这6个部门中;成立了5个生产厂,严格选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确定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分部门、分单位地健全了各级管理制度,确保了公司有章可循、管理严格。为了充分显示出合资公司的活力,他们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员工食堂、员工宿舍及厂区的绿化管理,采取招标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如今,中标的员工食堂、员工宿舍、厂区绿化承包人,都严格按照招标的要求,为该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河南省政府2005年4月初下发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中,开封炭素项目因2005年年初以来建设的整体进度快、资金到位情况好、完成情况好,受到通报表彰。

  “能投产就好,这个项目无论平煤还是开封,都需要得很哪!”面对记者的采访,朱克镖和张超感慨万千。

  他们两个是开封炭素项目筹建时原冶金部从吉林炭素厂挑选出来的业务骨干。为了筹建项目,他们没少跑路。开封炭素厂停工那些日子,职工们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外出打工,只剩下他们还在坚守。即使这样,他们还自己掏腰包为项目筹建而四处奔波。有一次跑项目时,囊中羞涩,他们就晚上不住店,白天靠方便面充饥。伴随着开封炭素20余年的筹建过程,当年的棒小伙儿如今已两鬓斑白。

  为了使炭素项目早日投产,开封炭素发扬团队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20年来,开封炭素虽然历经艰辛,但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开封市委、市政府及开封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特别是平顶山煤业集团的积极介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封炭素注定要在我省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