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评:天灾也是灾难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7:32 新华网

  

时评:天灾也是灾难教育

  7月27日,一位市民擦拭地震纪念墙上亲人的名字。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日,唐山人民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新华社发(张北男摄)

  “如果我们之前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能够做好,唐山人民或许能减少伤亡。” 在纪

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天灾预测专家依然为当年的劫难痛悔。

  30年前,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24万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创痛巨深,刻骨铭心!可是,30年后的今天,当唐山大地震的震撼渐行渐远,当我们再次惊慌失措地面对地震、台风和洪水,人们有理由担心:我们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的灾难教育是否到位?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前几天河北发生地震时,在有明显震感的北京,地震居然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地球抖了抖,也不过如此!”调查表明,很多人不知道地震发生时如何防护。京城一位纳凉的市民并不知道脚下就是紧急避难所。

  健忘和侥幸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天灾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摧枯拉朽的台风到摇山撼岳的地震,从浩浩荡荡的洪水到来势汹汹的泥石流,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断经受灾难的考验。可是,疏于防范的我们却往往因为缺乏灾难教育,缺乏相应的意识和能力,而在天灾之后不得不面对各种悲剧场面:当地震袭来,有的人慌不择路、仓皇跳楼,有的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黑龙江省沙兰镇的山洪和泥石流吞噬了上百人……

  自我保护能力不能靠天灾降临时的“急中生智”。它需要系统、规范的教育。在一些国家,除了对成人进行防灾教育,还从娃娃抓起,把逃生技能列为幼儿必修课。许多国家都规定,中小学生每年要参加一到两次防灾避难演习。而我们的灾难教育却很落后。尽管政协委员大声呼吁对学生进行灾难生存教育,但开设防灾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针对市民的灾难教育更为鲜见。难怪遭遇天灾时,很多人惊恐万分,听天由命。

  实际上,灾难发生时人们并非无能为力。在唐山大地震中,一些人成功地采取了避险措施,保全了自己,救助了他人。在印度洋海难中,一位10岁的小姑娘敏锐地捕捉到海啸来袭的前兆,挽救了上百条生命。灾难教育不仅让人在“鬼门关”前幸运逃脱,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救助不当造成的二次灾难。

  从灾难中认识自然规律,不断提高防灾能力,人类才能受益于这“血的教训”。欧洲的一些国家建立了黑死病纪念碑。在日本、美国等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会定期举办活动纪念大的灾难。在他们看来,要想让灾难变成人类通向文明的阶梯,就要把灾难警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可是,我们常常讳言灾难,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利用天灾警示世人。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人们看到了一些变化:政府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缅怀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由福建省地震部门投资的国内首部地震科普动画片制作完成,将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普及地震知识。可惜的是,这样的灾难教育尚未形成制度,这样生动的防灾教材还很少见。

  有人说,对待灾难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而要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首先需要从普及灾难教育开始。(唐宋)

  相关新闻: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

  弹指一挥3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

  40年前的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连续两次强烈地震夺去了8000多人的生命;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24万多人在河北唐山地震中再也不能醒来。今天,当我们缅怀死难者时,也深切感到:对地震惨痛记忆的最好纪念,就是能够肯定地回答专家们忧心忡忡的一个提问:假如现在地震突然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能够从容应对?是否能够避免惊慌失措?

  “地震宁可千日没有,不可一日不防。”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平实的话语令人警醒。也正如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周清良所说,对邢台地震40周年和唐山地震30周年的纪念,既是追悼地震逝者,也是为了警示来者;全民都要树立危机意识,让悲剧不再重演。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

  来源:人民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