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只能怪潘立群领错了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8:47 华商网-华商报

  ■纪卓瑶

  18岁的山东考生潘立群,一位获得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的学生,今年高考以379分的成绩被淘汰出局。(7月27日《华商报》)

  这种结果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似乎是公平的,然而许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也引发了

思考:社会比较认同的高考制度,如何体现对创新发明价值的认同?“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模式,会不会将像潘立群这样更多的创新少年拒之门外?

  说“一考定终身”使潘立群出局,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是。全国每年不是有一大批通过“保送”、“特招”、“破格录取”的方式,走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吗?其中为什么没有潘立群呢?

  在笔者看来,怪只怪潘立群领错了奖。这里不妨作一些设想,假如潘立群获得的不是创新发明“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而是保送条件规定的全国中学生学科、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奖,情况会如此糟糕吗?

  再假如潘立群获得的是“台球冠军”或者“最佳国际优秀演员奖”,结果肯定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丁俊晖一样,立即会有高校向他发出邀请,以“特招”、“破格”的方式录取,不愁上不了大学。

  从老前辈钱钟书、吴晗到娃娃辈的韩寒和蒋昕捷,不管他们是否乘上“破格录取”的顺风车,关于“破格录取”的话题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我国升学率的逐步提高、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对有一定专长的学生究竟该不该破格录取,这个“格”应当如何“破”,实在需要认真思考。只有建立公平科学的评判规则,进一步完善现行“保送”、“特招”、“破格录取”制度,才能保证高校的公平。否则,潘立群上不了大学,就只能怪领错了奖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