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蓝盔”鲜血呼唤恪守国际法准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8:51 法制日报

  以色列军队在当地时间7月25日晚轰炸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处军事观察哨所,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遇难,其中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事件发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对以色列军队的行动表示强烈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6日发表声明,对以军袭击并导致人员伤亡表示震惊和悲痛,要求以军对这次袭击进行调查。国际社会对此表示震惊,纷纷谴责以色列这一无视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粗暴行径。

  众所周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为此,联合国以多种方式直接和间接地促进和平。在发生公开或白热化冲突时,联合国采取一系列手段,从调解一直到派遣维持和平部队。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尊重联合国代表团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不可侵犯性是每个成员国应尽的义务。德国总理默克尔办公室发言人对以色列轰炸联合国观察哨所事件表示“深深的遗憾”,并希望以色列尊重联合国代表团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不可侵犯性。

  《联合国宪章》赋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采取集体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权力和责任。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国际社会保持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自1948年以来,联合国在世界各冲突地区的维和行动已达54项,有近130个国家派出100多万人员参加和平行动。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于1978年成立,其任务是监督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出,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协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该部队的任务经过安理会决议多次延长,最近一次是2006年1月31日安全理事会第5362次会议通过的第1655(2006)号决议,决定将该部队目前的任务期限延长至2006年7月31日,同时强调该部队的临时性质,并期望它早日完成任务。这一部队目前有约2000人。从建立以来,该部队已有至少257名维和人员以身殉职。

  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是由安全理事会确立的。维和军事人员是代表联合国组织在执行维和任务。在他们驻地、住所、车辆、营地、哨所、观察站等都有十分醒目的联合国标识。在交战双方激战时,联合国维和人员和部队都能明显被辨识。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定说,联合国军事观察哨所在黎巴嫩南部的希亚姆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并带有清晰的联合国标志,以军此次以大炮和空袭相互配合进行的袭击“显然是一次蓄意的袭击行动”。

  由于联合国维和行动都是在武装冲突事发地区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自己的和平形象感化、隔离、调解冲突双方。因而,自身往往冒着很大的危险,经常会付出血的代价。资料显示,2002年以前有1760名维持和平行动军事人员和文职人员殉职。据联合国工作人员工会主席罗斯玛丽·沃特斯说,2005年全球各地针对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致命袭击事件比2004年增加了77%,有来自46个国家的124名维和人员以身殉职。今年1月至5月,又有33名维和人员牺牲。联合国工作人员工会副主席吉·坎杜索说:“联合国的蓝色旗帜已经无法为工作人员提供保护,减少危险和伤亡刻不容缓。”鲜血呼唤法律,现实呼吁世界各国务必恪守国际法基本原则。

  背景资料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自1988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委会以来,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不断扩大参与维和行动力度。1990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向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派出4000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维和分队3000多人次,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近900人次。在正在进行的由联合国直接领导的维和行动中,中国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兵最多的国家。

  1990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历史最悠久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至1993年,中国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两批共800人的工程兵大队。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截止到2005年8月底,中国有852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维和任务,70多名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表现。中国维和人员作风优良,技术过硬,多次受到联合国官员的表彰,并受到驻在国人民的拥护。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有2名军官和4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献出了生命。

  朱冬传 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