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赈灾,我们共同的义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13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

  本报评论员

  “碧利斯”给我们造成的创伤尚未痊愈,“格美”又不识趣地凑上了热闹。新一轮的肆虐,不仅在我们原来的伤口上撒了把盐,而且还制造了新的伤口。昨天,饱受“碧利斯

”之害的乐昌,城区再一次遭受洪水侵袭,潮州、梅州、河源等地也相继告急。“碧利斯”已然形成的破坏和“格美”正在以及潜在的破坏加在一起,昭示了当前一段时间内我省抗灾救灾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大灾当前,更需要全省上下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对于前方而言,需要高度戒备,一俟险情发生,能够立即果断应对,该转移群众就及时转移群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对于后方而言,则需要人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捐钱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暂时的难关,进而为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格美”究竟想怎样考验我们的意志,还要稍后才见分晓;显而易见的是,“碧利斯”给我们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151.8亿元。在许多地方,因为洪水来得过于突然,人们来不及带走家里的任何东西,在他们从惊诧之中渐趋平静之时,不仅需要食品,而且需要衣物,需要一切基本生活必需品。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救助,他们惟有依靠更多的社会救助;而竭尽全力救助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你、我、他,我们大家共同的义务。

  全省各界对灾区的捐款现在突破了10亿元。单纯地看这个数字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对比灾害造成的数字,对比全省众多企业的数字,这个数字又是微不足道的。南粤儿女还有宽广得多的奉献爱心的空间,也就是说,对我们这个全国首富省份的许多企业、许多人来说,拔一毛而利灾区,余地还大得很,区区10亿元远远不是尽头。全社会对灾区的慷慨解囊,不仅能够切实地解决灾区的部分实际困难,重要的还在于通过这些爱心之举,折射了大灾当前全省上下洋溢出的一种社会风气。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社会风气,最大限度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乐善好施,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弘扬这些美德,这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具体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一个优秀的炎黄子孙都有秉承和传播这种美德的神圣使命,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在今后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力提倡的一种正气!

  大灾大难见真情。帮助灾区抵御自然灾害,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是全省当前的头等大事,从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行动上最能体现人间真情。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心存善良、心怀感激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起码的道德追求;而一个好人、一个好的企业,也应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奉献爱心,在建立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如果能够尽自己的努力给他人帮助,关爱他人,把奉献爱心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生活着的社会也必将是充满爱心、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社会。

  有一首歌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一天,当这种呼唤着的理想化为现实,并使这些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与时俱进,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已经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每个人都产生了这样一种责任:帮助社会,帮助社会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