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患者用亲身经历给医生“上课” 在省人民医院举行的这次医患交流活动中,许多医护人员表示深受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53 大河网-大河报

  

患者用亲身经历给医生“上课” 在省人民医院举行的这次医患交流活动中,许多医护人员表示深受震撼
7月26日下午,4名有着不同就医经历的“患者”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他们不是为了找医生看病,而是应医院的邀请给医生和护士们上一堂特殊的课,讲讲自己在就医过程中遇到过的窝心事儿。

  4名患者当中,有一位古稀老人——我省著名编剧、导演,78岁的杨金龙,也有8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在和医生打交道的身患白血病的农民王国华,还有两名年轻人王惠玲和崔

建民。

  省卫生厅副厅长、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刘学周说:“医护人员给患者讲课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把患者请进医院,请上讲台,为医院的服务‘挑刺’,给医务人员讲讲最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这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建院10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倾听到患者最真实的声音,广纳社会谏言,把今后的服务做得更好。“

  两代人的命运被改变

  按照院方的安排,身患白血病的王国华,第一个走上了会议室的主席台。王国华是河北的农民,去年被确诊身患白血病。虽然时值盛夏,但刚刚做过化疗的他,头上却扣了一个厚厚的帽子。一说起看病,王国华流下了泪水。这个普通农民患的这次病,改变了他和两个儿子两代人的命运。

  “俺全家一年的收入有4000来块钱,到去年患病前,家里有一万多元的存款。在农村,俺这条件还算可以。听人说河南省人民医院看白血病看得好,我把存款取出来,又找亲戚朋友借了点,凑了两万来块钱,就来看病了。我想着,这钱咋说也够花一阵子了。在省人民医院看病,花钱还是比较少的,医生也尽量想着给我省钱,但是这回住了58天的院,花了几万块。”

  首次治疗效果很好,王国华回到了家里。没想到,几个月后他的白血病再度复发,全家再度开始了以“筹集医疗费”为主要目标的生活。为了省下学费给父亲看病,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儿子不得不离开校园,早早承担起家庭重担。有一次,大儿子给一个亲戚跪下去,才借到5000元钱……患病8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国华为治病支出了十多万元。

  “我今年48岁了,因为给我治病,两个儿子永远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原本可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现在他们只能像我一样,做农民或外出打工。这欠下的十几万块钱,需要我们两代人来还。如果两个儿子都不生病,还有可能还上;要是他们遇上个什么病,就难说了……”

  讲述看病经历的时候,王国华几次哽咽着难以继续。他没有提到医生的服务态度、自己的治疗感受,只是仔细计算着自己花的钱,听众席上一片安静,有的护士悄悄地擦着眼泪。

  “别把我当成唐僧肉”

  杨金龙老人是一位离休干部,看病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国家给予报销。虽然和贫困患者相比,他没有太多医疗费用上的压力,但是提到看病花钱,老人还是很有感触地说:“请医生不要把我当成唐僧肉。”老人讲了自己就医时经历过的三段故事。

  去年夏天,杨金龙老人突然腹泻,于是到附近一家医院去看病。在那里,医生简单地询问了一下病情,没有化验,也没有号脉、量体温,直接说输水吧,当日输液两瓶,每瓶250毫升。杨金龙第二天到医院的时候,护士手里拿着一张费用清单要求老先生签名。“我一看,600元!两瓶液,治疗拉肚子,为什么会花这么多的钱!其中道理非常明了,我的医疗费国家报销,在医生眼里,我是唐僧肉啊,不吃白不吃!”杨金龙找医院领导、医保部门反映问题,最后开药医生的处方权被暂停。

  几年前,杨金龙老人94岁的老母亲发烧,被送进省会一所大医院,医生看了一下情况,很快就安排住了院。治疗了几天,老母亲病好了。办出院手续时,医生说啥也不给办,说是少做了一张X光片。

  杨金龙老人找来一辆推车,把母亲抱到推车上,在偌大的医院里转了几圈,问了几十个人,终于艰难地找到了X光室。94岁的老母亲是驼背,拍片子时背不直,怎么都拍不成,杨只好央求旁边准备拍片子的四个病号一起东拉西扯地拽着母亲,艰难地拍了张X光片。取过片子后,杨拿着X光片找到医生,没想到医生头都没抬,就把片子扔到了一边,直接签名让办理了出院手续。“好几年过去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非常想问一下当时那个医生,你让一位七旬老人,推着94岁的老母亲,费尽周折去拍片子,片子拍好了,你为什么看都不看一眼?这张片子,究竟是为了治病诊断,还是为了伤害一个老人的心?”

  不久前,杨金龙老人因为前列腺增生,在一所省级医院接受了一个小手术。“住院几天时间,花了25000块。25000块钱意味着什么?每月领400元生活保障的一名下岗职工5年不吃不喝,一个年收入1000元的农民25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这25000元。”老人随身带着他的医疗费“一日清单”,其中有一种抗生素,打一针是520块。“我知道这是顶级抗生素,使用过这种高级别的抗生素,再有病,就必须用更好的药,要不然不管用。我一个78岁的老头子,如果再有病,你让我用什么药?为什么不给我用青霉素?虽然我的医疗费国家都给报,但我还是想对医生们说,别把我当成唐僧肉,多给国家节约点医疗资源、省点钱,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的素养。”

  年轻姑娘王惠玲是郑州一家公司的职员。她说:“我想和医生说,请你多和我说三句话”。很多年来,大医院普遍存在“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划价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医生诊断时间短。王惠玲就遇到了这种“短”。

  因为眼睛上长了霰粒肿,眼前老有一个黑点在飞,王惠玲首先去找眼科医生。挂号后等了不短的时间,王惠玲终于见到了医生,医生只是看了一眼,就说“做手术”。然后,因为乳腺纤维瘤,她又找到乳腺科一个专家,同样是等了半天,见到医生后,得到的只是一句“做手术”。“作为患者,我需要的不仅仅是让医生告诉我得了什么病,还有更多的东西。例如,我为什么会得上这种病?我现在该怎么办?有几种方案可选?哪种适合我?将来的结果会怎么样?医生在接待病人的时候,对病人多说上三四句话,起到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慰藉。“

  怎样赢得患者尊重

  崔建民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不久前,他带儿子到省会一家医院住院。在同一个病房,有个小病号需要清疮换药,实习医生和护士拿着东西到了病房。三四个大人按住大哭的孩子,刚换了一半,发现纱布没带,护士只好跑去拿来,又换了一半,发现胶布带的不够,又去拿……原本只需要几分钟的换药过程,因为实习医生和护士的粗心大意,被延长了一倍时间,孩子的痛苦也增加一倍。

  “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你们把很多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可是为什么现在医生行业无法赢得患者足够的尊重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多点细节的关怀、多点耐心的解释、多点温暖的微笑,会让医生原本的神圣职业,增加更多人性的光辉,会让医生得到更多的尊重。”

  “你们让我们感到震撼”

  四名患者先后讲述完自己的就医历程和内心感受后,医生和护士们都觉得感触很深。

  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越丽霞第一个走上主席台说:“虽然每天都在和患者打交道,但是听患者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是第一次。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些忠言和良药,让我们在座的医生和护士感到震撼。今后,我们会随时随地、尽可能地倾听每位患者的声音,完善自己的服务。”

  “各种各样的会,我参加了好多,远的到美国、日本、欧洲,近点的,在国内、省内。但是几十年来,平心而论,这次会议,我的感触最深。”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志刚说,一名医生要想成为大师,首先应该拥有高尚的医德。仅仅能治疗好病人的病,但是没有从灵魂深处去关心患者、关爱生命,这个医生就只能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不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师。省人民医院历经百年沧桑积淀,有着自己的“风骨”,也培养出了大师。20年前,累死在手术台上的省人民医院好医生段汝训,感动了数不清的患者。

  “省人民医院是拥有近1亿人口的河南大省的龙头医院,在这里治病的人中,有政府官员,有大款,但更多的是来自农村的贫困患者。对于他们来说,当自己的疾病江湖医生解决不了、乡镇卫生院看不好、县级医院没能力治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到省里的医院来。这里承载了患者治好病的最高期望。如果医生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够尽心治病、还要想着多收点钱,绝不仅仅是辜负了患者,也亵渎了自己的职业。”

  听完4位患者的心里话,河南省人民医院负责人也感慨万千:“虽然病人讲的很多经历不是发生在我们医院,但这些事情值得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深思。无论什么时候,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心里要始终装着病人,多为病人着想,把病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今后,我们要更多地倾听患者的声音,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满足,把患者的满意,当成我们的第一标准。”

  □记者王芷荭实习生樊赛楠文记者白周峰图

  杨金龙老人讲述的求医经历震撼了现场的医生和护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