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0多个“孤儿”的悲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0:48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30多个“孤儿”的悲情

  7岁的龙琴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龚国荣/摄爸爸在挖煤时死去,妈妈不久便改嫁了,从此杳无音信,自己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经常食不果腹。这样的孩子,在一个小山村里居然有30多个,来自19个家庭。昨天,我们来到凯里市龙场镇乐榜村采访时,被这组数字刺痛了。更刺痛我们的,还有数字后面那一个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和老人悲情的生活状

态。

  我们从龙场镇镇政府出发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又走了一段路,才来到了位于半山腰上的乐榜村。我们要去这个村子采访一个叫龙琴的7岁小女孩,她刚刚上完小学一年级。据镇教育办公室的老师介绍,3年前,龙琴的父亲死在了煤矿里,母亲随即改嫁,龙琴的爷爷早逝,小女孩就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有凄苦身世的孩子,我们在这次采访中已经遇到了不少,但走进乐榜村、走进龙琴家时,我们仍然被震憾了:房子同样的破败,道路同样的狭小,但这个村比起我们采访过的其他村子,更显得没有生机,村里很少看到青壮年男子和妇女,见到的都是赶着牛出村的小孩和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镇教育办老师说,近几年,龙场镇发现了一处煤矿,青壮年都到矿上挖煤去了。

  龙琴的家是一幢年久失修的土屋,奶奶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双手不停地颤抖着,接连说上三句话,就开始喘粗气。龙琴正用一个桶提着猪食在喂猪,见我们来了,她害羞地躲在奶奶的身后,向我们笑着。她正是换牙的年纪,没了门牙的她笑起来很可爱。走进龙琴黑得看不清人的家,我们发现,这个家真可谓是家徒四壁,除了几样农具外,什么家当也没有,连锅也只有一个蒸锅。龙琴奶奶说,家里从来只煮饭吃,不用炒菜,能顿顿喝上白米粥已经很不错了。

  经过同行的乐榜小学刘校长的翻译,我们从龙琴奶奶口中搞清楚了她和孙女的生活状况。3年前,龙琴的母亲改嫁了,改嫁的丈夫也不富有,而且她很快又生了孩子,没有能力照顾龙琴,虽说嫁到了同一个县里,但从没回来看过龙琴一次。龙琴和奶奶就靠田里种出来的稻子生活,粮食吃完了,奶奶便每天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讨饭,自己吃饱了,再给龙琴讨一些,等龙琴放学回来吃。龙琴家中还有一个正在凯里读大学的堂哥,他也是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改嫁,一直和奶奶及龙琴一起生活,他靠亲朋好友的资助才上了大学。放暑假了,堂哥没回家,正在凯里做家教赚生活费。

  “记得妈妈长什么样吗?”“不记得了。”“想妈妈吗?”“想。”“多长时间吃一次肉?”“一个多月。”龙琴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着我们的提问。一开始面对电视台记者的话筒,她还挺好奇挺高兴,说到最后,她哭了。

  采访结束了,我们采访组的5个人纷纷拿出钱来,交给龙琴的奶奶,也许这些钱可以让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孙女过上一年多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以后的日子怎么办?

  告别龙琴和她奶奶后,我们心事重重地踏上了归程。陪同我们的刘校长告诉我们,他做过统计,这个村子近几年来有19个家庭的父亲死在了附近的煤矿中,落下残疾的就更多了。而且当地有一个习俗,就是如果丈夫伤得很严重,只能在家里等死了,妻子就要在丈夫离开这个世界前赶回娘家,就是所谓的“谁先走谁以后的命就好”。这样,妻子走后,一般不久就在娘家改嫁了,而孩子则留下来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如果年纪稍轻一点,还可以养活这些孤苦的孩子,如果像龙琴家这样奶奶年纪较大、爷爷又已经去世,这个家就只能在风雨中飘摇了。刘校长说,他作为一校之长,总是想办法为这些和老人相依为命的孩子免去学杂费,但仅免去这些费用,孩子们还是没法生存下去,很多孩子上完小学或初中,就去外面打工或走父亲走过的挖煤之路。刘校长很希望外界能帮帮这些父亲在挖煤中死去的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不用重复父亲走过的悲情之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