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靠橡皮图章认定的就业率能有多少公信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3:35 正义网

  不交就业证明,就不办理毕业离校手续,不发毕业证。一个男生甚至拿着一摞盖好章的就业证明一一发给还没有盖到章的同学。广州大学要求学生用就业证明换取大学毕业证书的做法让人啼笑皆非。就业率作假并非一家,学生为拿毕业证被迫作假已是公开的秘密。(《中国青年报》7月21日)

  就事论事,一些高校这样重视就业率并非坏事。一是表明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上形成

竞争态势,给人们一种价值取向,评判高校的办学水平跳出了单纯以学术求品牌的框框,学生就业成为衡量高校的又一指标,便于优秀考生更全面地选择就读高校。二是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调整,将专业知识与就业挂钩,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现实需要,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当然,高校重视就业率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是政府务实的施政理念对高校提出“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高校争创品牌争夺优秀生源的“拳头项目”,更是“各专业就业率与该专业次年申请招收学生比例息息相关”的利益驱动使然。

  “过犹不及”,什么事情都有个度。现在高校对就业率的狂热,正如前些年众多初、高级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样,自然不是好事。片面追求升学率,必然导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弛。而片面追求就业率,就可能出现见物不见人,客观上造成以橡皮图章论就业的形式主义。

  就业率造假,危害不轻。一是混淆了视听。轻一色橡皮图章制造的高就业率,虚构了普遍看好的就业形势,给人们一种繁华的假象,既有粉饰太平之嫌,也象GDP虚高一样,影响高层对宏观形势的把握。二是助长了学术造假之风。高校就业率造假,操作者都是知识分子,从人为拔高的就业率中,他们直接获得的是经济利益。同样的道理,他们可以用造假的方式在学术领域走“捷径”,使“公开的秘密”愈演愈烈。三是毒害了青年学生心灵。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国家的希望,但在即将走进社会之际,却“被逼”接受“造假”的生动一课。一方面使他们寒心,觉得学校不能在指导就业上有所作为,反而硬要就业证明“邀功”,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从而在心里产生“社会零余”的阴影。另一方面令他们效仿,仿佛工作也是造假出来的,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同样可以“造”出成绩来,未必要实事求是,也未必要务实进取,挫伤了青年追求真理追求上进的信心。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就业率的公信力呢?首先,要建立科学评估就业率的机制,应该由权威机构对就业率作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而不仅仅由高校自己“黄婆卖瓜”。其次,要建立就业率动态发布机制,不定期对高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度,定期发布信息,指导就业,引导有序竞争。再次,要建立对橡皮图章造假的惩处机制,对工作不务实的要加强教育,对造假背后的利益问题要进行查处,对违纪违法的“造假腐败”问题,还要严肃追究责任。

作者:戴求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