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历史该如何面对我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1:05 四川新闻网

  正当学者易中天的《品三国》在全国成为炙手可热的书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突然在博客炮轰易中天“歪品”三国,说他把严肃的事情变得娱乐化、庸俗化甚至粗俗化,最后喊出“易中天可以休矣”。同时,网友们分别成立“易粉”和“葛粉”两大阵营,相互“摇旗呐喊”,甚至引发“中国历史能否在娱乐或庸俗名义下解读”的网络论争。(2006年8月1日《信息时报》)

  我既不是“易粉”,也不是“葛粉”,但是易中天和葛红兵却都是我所欣赏的。因此,写一篇带着情绪,咒骂易中天或是力挺葛红兵的文章是我所不愿的。倒是葛红兵在批评易中天讲历史的方式时,引出了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其实,该如何对待历史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前两年就有娱乐派与专家派的论争,那是因为种种“戏说”、“大话”的历史剧大行其道,对历史进行了现代化的解构,歪曲着史实,引起了专家学者的不满,害怕种种不符历实的“戏说”、“大话”会误人子弟。为了扭转这股“歪风”,就有了又正本清源的行动,开始了历史的正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视的“百家论坛”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基调应该是正说历史,而不是戏说调侃解构历史。或许正是在这一旗号之下,一些学者对易中天的品评历史提出了诸多质疑,前些时就有学者批评易中天讲历史时易拉罐的快餐式文化特征、无厘头的轻松方式,只不过葛红兵名头甚大,粉丝甚众,故而他的批评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无论是历史剧的“戏说”,还是易中天式的“品说”,总是伴随着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观众往往大声叫好,而学者专家往往污水泼尽。这种差异和分歧不独是一般观众与学者专家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不同、认识深浅不同而导致,也不是人们对待历史的信念(历史在国人的心目中从来都有着庄严的意义)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而在于历史本身要以怎么样的面孔呈现给人们,即人要很好地对待历史,历史也要很好地对待人。

  稍有学习经历的人都知道,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习的历史都是一些概念的历史,抽象的历史,冰冷的历史,僵硬的历史。比如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事,原因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有什么意义,来来去去都是一些条条框框,有骨架没有血肉。这样的学习有时并不是要达到“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考试只能痛苦地死记硬背这些“史料”,然后把它填充到试卷上,考完之后就忘到九宵云外。这样的历史犹如一张网,空空洞洞,犹如哲学著作,没有质感,犹如一张死人的脸,毫无生气。可是,多少年来我们就是被“历史”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着。

  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捧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时,便被吸引着一气读完,欲罢不能。这本历史书令我惊讶不已,我没有想到历史居然还可以写得如此血肉丰富,就象小说一样,就象电影一样,连一些细节都如此的引人入胜,让我触摸到历史的肌肤,感受了它的气息,得到直击人心的启发,可惜这样的历史书实在太少!

  扯远了,其实我讲这些,无非是想说,我们怎么面对历史是一个问题,用怎样的历史面对我们也是一个问题。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准确的历史,需要正确的历史观;对于后者,需要历史“善待”我们,最好是给我们“还原”成具象可感、鲜活动人的历史。而后者,对于治史的学者专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他们把多姿多彩的历史搞成装深沉、摆架子,或是面目可憎、不堪卒读时,不仅是治学的悲哀,人们也会对历史敬而远之,甚至逃之夭夭。于是乎,而当易中天式的“品说”出来时,又会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这就是易中天的幸运与备受争议之所在。

  [作者:廖保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