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俄罗斯华人老侨领:生活俄化 心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3:46 新华网

  新华网乌兰乌德(俄罗斯)8月2日电(记者刘蓉蓉)“我非常想念祖国,总是梦到家乡的亲人和山水。真的,不是漂泊多年的海外游子,无法体会我们这种感情有多么真切。”71岁的俄罗斯乌兰乌德华人领袖王嗣杰动情地对“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的记者们说。

  由中俄各大媒体代表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大型报道团自7月25日至9月5日开车穿越中俄境内的22个城市并沿途进行采访报道。7月30日,报道团抵达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

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市,这里生活着一千多名华人。

  虽然已是须发皆白,王嗣杰的身体依然十分硬朗,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可是,当提起祖国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时,王老的声音颤抖起来。

  37年前,他和苏联籍妻子一起从哈尔滨移居苏联。但是,悠长的岁月丝毫没有减弱王嗣杰对祖国的思念。

  王嗣杰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增进中俄人民相互了解和帮助旅俄华人上了。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身在莫斯科的王嗣杰同一批老华侨一起创建了“莫斯科华人华侨联合会”;1994年创立了俄罗斯第一家中文报纸《中俄信息报》;1999年创建了“乌兰乌德华人、华侨、华商联合会”。

  “这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乐在其中。”王嗣杰一脸满足地对记者说。

  现在,虽然年事已高的王嗣杰已经把联合会的许多管理工作交给了年轻华人,但是在乌兰乌德与莫斯科华人的心中,他仍是大家的主心骨。“乌兰乌德华人、华侨、华商协会”的会员小吴告诉记者,在乌兰乌德许多华商心中,王嗣杰是绝对的领袖。2005年王嗣杰70岁生日时,莫斯科和乌兰乌德的不少华人及华人社团或登门拜访他,或去电、去函表示祝贺。

  其实王嗣杰从未经过商,大多数时间他都做翻译,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都在耍笔杆子”。他的收入并不高,但王老还是把大部分收入用来无偿帮助当地华人了。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摆设十分简朴。唯一的“奢侈品”可能要算书架上摆放的几百册精装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唐诗宋词等书籍。

  王嗣杰说,前些年,乌兰乌德的华人华商很少,只有几百人。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好。他当时忙着给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我有种责任感,总觉得华人就得帮助华人。”

  他接着说,现在不一样了。如今来乌兰乌德做生意和定居的华人越来越多。他们与当地的俄罗斯人相处得很融洽,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当地的200多家中餐馆简直成了俄罗斯人的最爱,经常爆满。

  根据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统计,2005年共有2231名中国人在布里亚特共和国获得就业权。他们中的87%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主要从事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

  王嗣杰告诉记者,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华人在国外的生活和创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每当有俄罗斯人向我赞扬中国经济的腾飞时,我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和其他旅俄华人一样,关于祖国的任何一点消息都会紧紧牵动王嗣杰的心。“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高兴得几晚上没睡着觉;2003年中国暴发非典疫情的时候,我天天祈祷祖国能赶快度过这场灾难。”王嗣杰说。

  尽管定居俄罗斯多年,许多生活习惯早已俄化,但是在王嗣杰家中,记者仍能寻到许多中国印记:漆成“中国红”的老式家具;特意从中国带来种植的茉莉花;就连她中俄混血的老伴儿也讲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王嗣杰说,现在岁数大了,儿女们也都在俄罗斯扎根了,也许自己余下的日子就一直在俄罗斯度过了。“但是,无论如何,我的思念已经永远留在了中国。”(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