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经典为何就不能“大众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20:00 光明网
姜伯静

  近来对易中天的争论越发火热,专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易粉”的支持惊天动地。做为即非专家学者又对易教授毫无个人感情的绝大多数平常大众又如何对待这个颇为流行的文化争论呢?很少有人谈起。因为这个社会崇拜精英,因为这个社会喜欢新潮,那么两头挨不着边的普通大众则无人注意。可恰恰是这个无人问津的群体才是最有资格对易中天解说经典说上几句的人群。“娱乐化”也好,“品味说”也罢,为什么不能考虑一下另外一个名词“大众化”呢?

  以《三国演义》为例(其实争论的源头也是因为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解说),它只是一部被奉为“经典”的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好像承载不起一些人赋予它的重任。《三国演义》本身内容与其母本《三国志》的出入甚大,只是戴了一顶历史的帽子而已。如果有人认为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是把“历史庸俗化”,那么他应该回去仔细的把《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通读一遍,认真对比一下。按现在流行的说法,《三国演义》也应该算是对《三国志》的“戏说”甚至“娱乐化”,虽然谈不上“庸俗化”的鼻祖,但也应该算是“媚俗”的先驱之一。那么专家学者们对这个先人造就的娱乐“古董”又做何解释呢?

  对此,我更乐意称之为历史的“大众化”。因为“演义”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相当于“演绎”,它股子骨子里就有“平民化”“大众化”的传统。在古人看来,只要基本的“骨架”不变,只要历史的真相不变,“演义”历史是一件很受普通民众欢迎的事情(当然,《荡寇志》之类是例外),而经典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正是因为大众的传播,单靠几个学者名人的“吹捧”大概是产生不了经典的。大众有巨大的作用,但大众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理解接受能力有限,而“演义”则在古代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憾。

  到了现代,评书(葛红兵是赞成单田芳的)、影视成了古代“演义”的变种,毕竟现代人的古文字功底远远逊于古人,像葛红兵教授所说的能把古书读成“《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不是什么难读的书”的人还是很少。既然做为历史的《三国志》可以被“大众化”成《三国演义》,既然那么多的文学经典可以被“演义”成单氏评书,那么现在做为经典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不可以被“大众化”成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易中天式三国”呢?

  现在提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有些过时,但是提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总可以吧?如果把所谓的经典都用“黄绫子”裱上,供到“祖宗庙”里去接受香火,只允许个别的“祭司”观摩,那经典岂不成了“木乃伊”?总得让大众见识一下吧,总不能为了防止“俗化”而让经典“霉”化了吧!

  其实有些人的想法很明了,你是个人都懂了,要我们学者大师干什么?总得需要有个权威被当做祖宗似的被供在那儿,我们文学又不同于理科科学,懂高数的人不多,可中国话谁不会说呀?难道这就是精英逻辑不成?难道教授大师的帽子就那么重要不成?

  大众也需要文化,大众也渴望偶尔来点高雅,古人还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呢,现代的文明就必须让专家学者“垄断”不成?那为什么经典就不能“大众化”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