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走出水平不够楼房凑的办学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5:17 浙江在线

  针对大学的钱到底该花在哪儿?本报最新民调显示,65.9%的人认为,首要用途是“增加科研经费,吸引优秀师资”。对大学的硬件设施建设,有45.7%的人认为至少要看得过去,有39.9%的人认为能用就行,只有11.3%的人认为越高级越好(8月7日《中国青年报》)

  但与调查相反,许多高校不惜重金大兴土木。7月26日,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4所院校2004年财务状

况的审查结果显示:“用于修建大学生公寓和教学楼的基本建设贷款共1.75亿元。”报告称,“由于没有正常的还贷资金来源,在已归还的4300万元贷款中,有3000万元采用了借新还旧的方式,另1300万元在教育事业费列支。”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频道合作实施的一项调查(4618人参与)显示,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盖楼之风更是愈演愈烈。上世纪90年代,“211工程”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曾因为校园面积小、住宿条件差等原因流失了很多优秀教师。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吃了太多亏,去年,该校校长纪宝成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他认为,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只有“筑好巢”才可能“引到凤”。对于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飞猛进”,前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总结说:“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合并、调整后,现在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不仅如此,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评价指标之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的数量也是影响总得分的评价指标。为了提高学校在排行榜中的综合得分、吸引优秀生源,一些在教学科研方面处于劣势的学校,甚至不惜重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够楼房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其实,创建一流大学,不是看学校有多“大”、学科有多“全”、人数有多“多”,关键是要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也正如这次调查发现,65.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的钱首要的用途是“增加科研经费,吸引优秀师资”,21.4%的人觉得“提高奖学金、助学金水平”才是最该花钱的地方。相比之下,认为大学“修路盖楼,改善校园环境”最紧迫的只有12.7%。

  近几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据媒体报道: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近一倍),而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导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加之,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使许多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令用人单位满意。正如有关人士所呼吁的:是到了该反思中国大学办学理念的时候了。

  “大学是什么?”蔡元培先生曾对此有过精辟论述,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但愿各高校能从蔡元培先生精辟论述中,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扬长避短,更加注重高校内涵的建设,真正建成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


作者: 刘纯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