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产权不明,高校“烧钱不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7:22 正义网

  “用于修建大学生公寓和教学楼的基本建设贷款共1.75亿元。”7月26日,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4所院校2004年财务状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称,“由于没有正常的还贷资金来源,在已归还的4300万元贷款中,有3000万元采用了借新还旧的方式,另1300万元在教育事业费列支。”(《中国青年报》8月7日)

  高校不惜重金大兴土木,这早已不是新鲜事了。近年来,一批新扩建的大学校园在各地相继建成。这些校园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然而,华美的外表背后,新一轮金融风险却也在逐渐形成。

  显然,贷款搞基建的远不止这几个。据报道,在山东,省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这些贷款每年仅利息就需要4.3亿元,而省财政对高校投入的增量每年只有1亿元;在四川,省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四川省内高等院校发放的各项贷款总额达52亿元。同样,我所在的中部某省,据说许多大学每年的收入都不够还银行利息。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尽管资不抵债,面临破产,但大学的门面却动不动就比拼“亚洲第一”。对于现在的高校基建投资热,用“烧钱”两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贷出去的款,怎么收回,会不会成为呆账、死账?回答是肯定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何银行还拼命地、不加考虑给高校贷款,难道他们真的不理性吗?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银行是谁的”,二是“高校是谁的”。能给高校贷款的,基本上都是国有银行。国有银行是谁的银行?是国家的,是全国人民的。这是一个虚拟的个体集合,实际控制权几乎都操纵在代理人的手中。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这笔账不会算在银行行长身上,也不会算在职工身上,他们该拿的工资一分也不会少。

  高校又是谁的呢?这个答案与银行一样,也是国家,是全国人民的。高校贷了这么多的款,指望高校自己的能力能还得清吗?高校和银行,就像政府的两个口袋,银行贷款给高校,就相当于把东西从左口袋转移到右口袋。到时银行一有呆账、坏账,可以想象,国家免不了又要给这些银行几百上千亿的补贴。

  这里面,最终谁会获利?校长把学校盖得漂漂亮亮,这是他的政绩;银行做了一个顺手人情,相关人员也可以趁机混水摸鱼;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就更不要说了。结果呢,学生的学费水涨船高,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知不觉地给银行打了补丁。看着富丽堂皇的校园,或许会觉得“很值得”,却不知道,我们正在为这些豪华校园透支。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财政幻觉”。

  “产权不明”是造成当下高校金融风险的罪魁祸首。要让学校借贷前想想“还贷能力”,要让银行意识到“金融风险”,银行和高校的预算就必须要有硬约束。国外的高校一般都有董事会,银行更是会充分考虑对方的还款能力。确定所有者,才有确定的责任,高校、银行也只有有了确定的人格,才能真正负起责任。否则,产权不明,高校只会“烧钱不止”!

作者: 林金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