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落三起”金永利(我是共产党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1: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落三起”金永利(我是共产党员)
图为金永利(右一)在谋划钢铁厂布局。

  李 明摄 人物简介:他重听、夜盲,按一般标准,是一个“废人”。但他却凭50元钱,从带领13人拣废矿石起步,造就了一个年产值达5亿元的钢铁企业;从一个典型的庄稼汉,成长为创办苏北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企业家!年过60的江苏铜山县利国村党委副书记、牛头山钢铁公司董事长金永利,是一个传奇。然而,如果了解到他“三落三起”的奇特经

历,人们会更加佩服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他无怨无悔的富民梦。

  老天爷好像并不偏爱金永利。

  除了有重听、夜盲的身体缺陷,他的人生之路也布满坎坷。然而,艰苦人生锤炼出的坚定信念,却使他带领乡亲们在崎岖不平的致富路上,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就连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他都当成优点,总是乐呵呵地对人说:“我听力不好,才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我眼神不好,所以走路都小心谨慎,这是好事儿啊!”

  尽管“下脚谨慎”,但是他在事业上没少跌跟头。

  改革开放初期,村里把被“造反派”赶下生产队长位置的金永利派到已名存实亡的村副业队任“连长”。给副业队的资金只有50元!人员老的老、小的小,一共13人。许多人为他抱屈,可金永利没言声,揣起50元,到集市上买了13个背箕和13把铁耙子,人手一套,到村附近的矸石山拣起了铁矿石。

  矸石山属国营利国铁矿。副业队就是从矸石山中拣拾铁矿石,再卖给铁矿。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只有极少的铁矿石混杂在大量的矸石里,大块的如拳头,小块的如花生米。金永利带着人整天在矸石堆里扒呀拣啊,眼睛瞅花了,指甲磨秃了,手指划破了。13人3个多月竟拣出1200吨铁矿石,收入达2.5万元!

  首战告捷,副业队起死回生!金永利高兴了,他向乡亲们许诺:“我们不仅要起死回生,我们还将要从此腾飞!”凭着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和磨秃手指拣来的“第一桶金”,脑筋活络的他在全乡连创几个“第一”:建起第一个村办小铁矿、第一个与国营铁矿横向联合的采矿企业、第一个代群众销售铁矿石的购销站,直至办起了苏北第一家村办选矿厂……到1987年,他创建的牛头山铁矿,已形成了下辖4个采矿场、两个收矿点和一个选矿厂、一个果园,固定资产200多万元、职工达600名的“大企业”!

  8年创业路,没想到却遭到当头一棒!1987年,村里决定,要将牛头山铁矿所属企业全部分解,直属村委会,留给金永利的是只能从事铁矿石买进和卖出的矿石收购点。更可怕的是,建立选矿厂等的贷款和欠款等,因是金永利出面借的,仍让他所在的收矿点来偿还。一时间,债主挤破门,向金永利催讨。金永利满腹委屈,把自己关在家里失声痛哭……

  “委屈归委屈,咱不能当孬种!”金永利抹去泪水,把剩下的23人中的骨干召集起来,“当初13个背箕,闯来4个厂。今天有一个厂,难道还会憋死?”几个人凑出了两句口号:“困难面前显英雄,患难之中见真情!”这还不是空口说说,金永利一带头,引得从年逾七旬的看门老汉到刚成年的少年,一面对债主做解释工作,一面加劲多头购进、多头销出。两年过去了,23人竟完成了9.8万吨购销任务,盈利50.91万元!

  日子好过点了,困难马上又来了!

  受宏观形势影响,矿石滞销,货款回收难,企业又跌入低谷。好在当初东奔西走学技术、请顾问,办起第一个选矿厂的金永利,早已不是庄稼汉的眼光了。他明白,铁矿要发展,还得走选矿的路。然而村个别负责人并不支持,怕建不好村里担责,还担心挤垮头一个选矿厂。

  金永利直接找到了镇党委,列举了办选矿厂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他干事业的决心。镇党委领导被感动了,支持他办厂。但是村里却提出苛刻的条件:亏损了村里不担责任,还得把税后纯利交给村里20%,甚至给另一个选矿厂再交20%!

  职工们愤怒了!孝敬“爹娘”,怎么还要“孝敬”“兄弟”?脾气刚烈的金永利开始也想不通,但他很快就释然了,反而劝大家:“交出四成纯利,是多了点,但那是咱对集体的贡献!咱们办企业,不就是为了全村乡亲们都能有钱花吗?”

  “通行证”的事解决了,但是所需的百万元资金从哪里来?有人给他出主意:“这两年不少乡亲做生意赚了钱,牛头山铁矿名声好,筹集四五十万不成问题。”集股——分红,“股份制”?这名词儿从金永利头脑中跳出来,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能搞吗?“学!找中央文件,找外地经验!”金永利到乡党委,甚至托人到县有关部门,找到尽可能多的中央、省、市、县的文件,报刊上的文章,一群庄稼汉围在一起,像孩子听故事一样,让村里的“秀才”轮流宣读。最后得出结论:集体办事,大家集资,共同受益,是好事,上级会支持!

  顾虑消除了,金永利第一个掏出腰包,又动员他的兄弟、亲友首先认股,全村群众纷纷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3天时间,筹集到了102万元。金永利的眼睛又湿润了。他召集董事领导班子开会:“冲着乡亲们的信赖,冲着乡亲们口挪肚攒的血汗钱,咱只能办好,不能办砸!”

  班子分工、考察设备、聘请高工、选址建厂……金永利这回更拼命了。工地开工时炎热多雨,时而热似蒸笼,时而风雨交加。听力和眼神都不济的金永利却好像“长”在了工地上,饿了,吃几口妻子送来的煎饼、咸菜;困了,在山坡的石坷垃上睡一会儿。很快,筹建组的人全来了,只要不因公外出,全部吃住在工地;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来了,看到眼前的场面,感动之余他们不断地给金永利鼓劲。从开工到试车,整个施工期仅仅用了118天,就通过了专家检验,试车成功,正式生产!这一次,金永利看着乡亲们欢呼的场面,他又一次流下了热泪。

  尽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牛头山铁矿已成为年产值5亿元、年上缴税收2500多万元的企业,但离他心中的梦想还有很大距离:“利国要成为苏北第一家税收超亿元村,我们的步伐还是嫌太慢啊!”

曾 伟 赵开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