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夹缝中的联合国驻黎部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9:33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驻扎在黎巴嫩南部的联合国部队,28年以来经历了重重困难。以黎冲突的再次爆发,给这支部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记者/秦轩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简称联黎部队)已经在黎以边境处“临时”驻扎了28年。当年,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南部以实现三大目标,而28年已经过去,三大目标的实现似乎仍然遥遥无期。但在另一方面,联黎部队也成为避免地区冲突扩大化以及维系人道主义援助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该部队只好不断地延长驻扎时间。

  在炮火之间

  7月25日晚,黎巴嫩东南部的一个联合国观察站周边遭到以色列方面持续数小时的猛烈轰炸。晚7点半左右,以色列的一枚空投炸弹彻底摧毁了三层楼高的观察站,4名联合国观察员当场死亡,其中包括中国军官杜照宇。

  次日,联合国的新闻简报指出,这场灾难本可避免。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联合国官员一直在反复与以色列军方联系,要求保障联合国观察站人员的安全。但是,以方的猛烈炮火并未停歇。

  事实上,这4名观察员并不是联黎部队在黎以开战以来的头一批受害者。7月26日,联黎部队总部的每日简报里,用粗体字加了这么一段话:“从冲突爆发之日起,已经有4名黎巴嫩观察站的观察员、1名维和部队职员及其妻子被杀害。4名加纳籍士兵、1名印度士兵和1名黎巴嫩观察站的观察员在以黎交火中受伤。”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除了道歉以外,并没有停止攻击黎巴嫩的打算。根据以往的记录,以军并不买联合国临时部队的账。2005年1月初,以色列在报复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打击中,打死了一名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法国观察员,打伤一名瑞典军官。此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难以完成的任务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在1978年3月19日通过的决议,联合国决定向黎巴嫩派驻维和部队,以实现三大目的:确保以色列部队从黎巴嫩南部撤离;恢复地区和平与安全;协助黎巴嫩政府确实恢复对南黎地区的有效统治。但是,这三个任务都没能真正完成。1982年,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已经在黎巴嫩驻扎了4年的联黎部队无力阻止以军的大举入侵,之后,也没能说服以军在2000年以前撤离黎巴嫩。

  2000年以色列撤出黎巴嫩以后,几乎每天都派遣飞机深入黎巴嫩领空。联黎部队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的报告几乎每次都包含一段抗议,“这种入侵毫无道理,引起了平民的极大忧虑。尽管联合国,包括秘书长和有关国家政府一再向以色列当局提出交涉,要求停止越界飞行,完全尊重‘蓝线’,但空中的违规事件仍然继续发生。”

  黎巴嫩政府一方面感谢联和国部队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在南部地区真正承担政府责任。黎巴嫩政府曾表示,只要黎以之间没有恢复全面的和平,黎政府就不会在“蓝线”沿线地区部署武装部队。

  当然,黎政府这番表示的背后有其难言之隐:它既无力整编盘踞在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武装,也不敢得罪在真主党背后的叙利亚和伊朗。

  联黎部队年年对黎以双方进行谴责,但是似乎没人真正在乎他们的意见。

  存在的意义

  尽管在实现维和三大目的方面成果有限,但联黎部队为避免各方冲突扩大化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冲突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维和部队坚持开展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对当地居民至关重要。此次黎以冲突爆发,联黎部队为了将当地平民转移到安全地区做了许多工作。根据联黎部队发布的新闻简报,从7月17日起,联黎部队已经转移了数千名平民。

  28年以来,联黎部队成为黎以双方开展“对话”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以色列国防部队与黎巴嫩安全力量之间得以不断保持联系,双方的指挥系统也开展了一定的沟通。

  此外,联黎部队通过地面及空中巡逻和观察哨所网络对周边地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黎以双方违反规定,越过“蓝线”,就向违规一方指出其违规行为,并尽一切努力与双方保持联系、沟通,防止双方擦枪走火。

  可是,联合国部队与黎方的联系有时会引起以方的不满。2003年,真主党绑架了3名以色列士兵。在随后的调查中,以方发现参与绑架的真主党成员在发起袭击前曾在联黎部队的据点呆过,而后在他们遗弃的汽车上又发现了仿造的联合国的牌子。以方据此怀疑,有的联合国官员与黎真主党交往过密,甚至有为真主党提供情报的嫌疑。这种怀疑,为战争爆发后以军不尊重联合国官员的意见埋下了伏笔。

  以方还指称,联黎部队并没有为维系地区和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有强大攻击力”的北约部队进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