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9年慈善助学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9:4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南京市慈善总会于1997年12月成立,在《章程》中设立了“扶幼助学基金”,一直以来,把慈善助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发挥了慈善助学作用,解决了特困学生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被救助的学生有的考上重点中学、大学及名牌大学。9年来,全市募集慈善助学款1230万元,用于救助1228万元,资助了特困学生24000人次。

  1998年,市慈善总会率先出资20万元建立全市第一个“扶幼助学基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花引来百花开,不少企业、媒体及个人纷纷要求建立慈善助学冠名基金。目前,建立助学冠名基金的有:“江苏新中期公司”、“旺旺公司”、“强生公司”、“完美公司”、“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法制现场》、“吕灿慈善助学基金”等11家单位和个人。

  9年来,市慈善总会与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慈善助学活动,不仅对南京市特困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救助,而且对外省市的特困生也给予了长期救助,如为江西萍乡老区、黄山泾县等地数百名特困生,提供了近百万元的款物资助。在每年开学之际,陆续向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0所院校的1000多名特困学生给予了资助,累计发放助学款150万元,助他们走成才之路。2005年市慈善总会开展了“百万元资助特困大学生活动”,为城乡低保家庭录取新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款,此举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市慈善总会还与新闻媒体联手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得到了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1017名品学兼优的特困中、小学生,每年可获400至800元的助学金。为了加强沟通,市慈善总会组织结对市民数次到高淳、六合和溧水与特困学生见面,让市民直观真实地了解特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公开了捐赠的透明度。在被救助的学生中,有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有残疾或患重病家庭的孩子。他们面对家庭的不幸,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市民深受感动。很多市民带着物品慰问孩子,搂着结对孩子,诉说心中的感受和对孩子的希望,并和孩子一起合影留念。市民还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表示只要他们好好学习,会一直帮扶到底,直至完成学业。见面会上,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洋溢着人间的真情,亲切、善良、奉献的见面交流,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与市妇联共同举办“千名女童看南京,争做合格小公民”的夏令营活动;与团市委联手为农村孩子创建电脑室;与市侨联开展“资助困难归侨子女上高中”活动;与中央商场开展“为特困大学生捐箱包”活动;与向阳渔港合办“向农村贫困学子伸援手”活动;东慈书画院多次为浦口区桥林镇双龙希望小学捐款捐物;与《南京电视台》联办“夏日激情”捐赠活动,为民工子弟学校募捐了善款、书及电脑;今年“六一”儿童节,市慈善总会联合五家单位开展“社会关爱情系孤儿”活动,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热心市民的积极响应。他们通过捐款、捐物、助养等方式,为孤残儿童献爱心送温暖。南京市慈善总会的东慈书画院的书画家还现场捐赠了字画。短短15天募捐款物达227.36万元,为孤残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帮助。以上活动也为特困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为企业捐资助学搭建了爱心平台,展示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取得了“双赢”效果。

  在参与捐资助学中,有拿出养老金的耄耋老人,有捐出压岁钱的孩子,有打工仔、外国友人,还有机关干部、军人、医生、教师、艺术家等等。每一份善款蕴含着一份爱心、一份真情,他们用一颗颗炽热的爱心,为身处逆境中的孩子带来了希望,用一个个感人的善举,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通讯员宁慈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