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给家族的历史留下方寸之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1:21 南方报业网

  街谈

  

  小时候过清明节,常和外公去祭拜外婆。修完了墓前的杂草,烧完纸钱,外公偶尔会说起苦难和过去,并说一些要读书上进,要学好,要对得起上人之类的劝诫。这差不多是

一种准宗教的教化仪式,这样的情状下,我想,自己慢慢也被格式化为中国人了。和周围的不少朋友交流过,我们内心里还残留的一点善良和德性,似乎与这种民俗仪式有不少的关系。

  所以,当看到28位专家向广州市政府递交呼吁书的报道,我的想法有点复杂。按照新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以及文件规定:白云山的一万多穴私坟,除了极少数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外,其他的在一个多月内将被迁走。专家的建议是:先对白云山山坟全面摸查,暂缓清拆辛亥革命前的墓穴。到目前为止,主动办理迁坟手续的也就百来户,只占清理工作总量的1%左右。这是一个在人们预料之中的数字(《羊城晚报》昨日报道)。

  专家更多的是从文物和历史保护的角度来考虑的。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呢?我问了周围的朋友,他们从心理上当然是不愿意迁,很多是世代的祖坟,家庭的根脉所系;再说,中国人的传统情感上又特别重视这个,这是普通人的正常的情感,值得尊重。我曾经听俄罗斯的总统普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把我感动坏了:身为总统,要保持普通人的情感。就是啊,我们要尊重普通人的合乎人性的正常情感。

  这样说,并不表示我不理解政府。相反,我觉得管理好白云山,少些火灾,扩大绿地,增强观瞻也都是维护公众利益的善举,对移风易俗的做法更是举双手赞成。只是还有以下一点想法。

  因为这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情感的事情,在程序上,是否能更人性化一些。比如说,邀请一些当事人的代表,以举行座谈会或者是听证会的形式,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有商有量,可能会更好些。我至少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在广州郊区的某村,一个家族的坟墓刚好在村小学附近,八百多年了,现在只是个小土丘了。清明前后,祭祀的活动、鞭炮的响声是少不了的,村委会也决定要牵,后来经过协商,家族的成员都让步了,以后不放鞭炮,不影响公共秩序,文明祭拜。这说明,相互妥协和让步,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在和政府的对话中,我们的老百姓其实是非常好说话的。

  多年来,我们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个人权益或部分人的利益一律为公共利益让路。而公共利益也是无数个个人利益之和,尊重个人和部分人的利益,从一些细节着手,我想,也应该是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吧。结合这个案例来说,就是对于这些大部分有着古老历史的坟冢,同时想到尊重普通人的家族历史,给家族的历史留下方寸之地。至于如何留,领导比我有智慧,肯定会做得好,对这一点,我很放心。

  三季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