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绥宁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浅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4:56 红网

  在今年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向全县发出了全民创业的号召。县委书记陈小松指出:“绥宁的发展一靠向上争,二靠向外引,三靠银行贷,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彻底解放思想,动员35万绥宁人民投身到发展中去,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全民创业,多么鼓舞人心的口号。什么是“全民创业”?按照县委的提法,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干部创事业,二是百姓创家业,三是人人创实业。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并且落实好这一崭新的发展战略呢?笔者有以下三点看法。

  ──从振兴县域经济上看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我县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山区小县,经济结构向来比较单一,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循着“靠山吃山”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从事经济建设,在全县财政收入中林业的比重就占了70%以上,木头成了全县经济的重头,山脉成了全县经济的命脉。但是,砍树容易植树难。由于长年砍伐,全县的树木越砍越少,山林面积越砍越窄,林农致富的信心越砍越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不足越砍越明显。尤其是国家现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出“不要再砍树了”的指示之后,全县各族人民更感到改变木头经济的必要。新发展要探索新思路,新发展要开拓新领域。文化产业作为一项低污染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无疑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振兴县域经济的首选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浓兴之日,就是我县经济新一轮腾飞之时。

  ──从应对外部挑战上看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加入WTO之后,尽管我县偏居一隅,但也将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在更深的程度上步入国际社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着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陆续进入我国,必然对我县的文化产业造成较大威胁和沉重压力。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额约为70多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其中物质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约占50%。我省张家界市建市较晚,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始终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自2000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平均总收入增长幅度为133%,显现了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即使象我省永兴这样的小县,二OO一年全县文化产业收入也达700多万元,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了2000人以上,每年仅到永兴县“农家乐”观光旅游的人数就达10万人次。

  ──从整合文化资源上看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发展文化产业,我县并不完全表现为先天性不足,并不是毫无家珍,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整合。一是有健全的文化机构。我县文化机构健全,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市场管理站、文物所、影剧院、新华书店、新闻出版局等一应俱全。县文化馆荟萃了文学、音乐、美术、摄影、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优秀人才。馆舍设施齐全地处县城中心街黄金码头。二是有充足的文化人才。据统计,全县拥有市级艺术家名衔的会员50多人,在全省文学艺术界挂上名的作家、音乐家、戏剧家、书法家、摄影家就有近20名,是邵阳市拥有省级艺术家最多的县。三是有诱人的森林生态。我县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4.1%,位居全省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神奇绿洲”的确名不虚传;省级自然保护区──黄桑自然风景区更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天然氧吧。四是有独特的文物景观。我县有掩映参天古木之中的“东南第一山”神坡山古寺,有奇特的高登山普照寺。普照寺全部由青石砌成,建在高登山极顶,历经300年风雨而完好,至今巍然耸立,实乃天下一绝。此外,还有东山民族民俗博物馆,是湖南省第一家乡级民族博物馆。

  那么我县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呢?

  

  第一,放宽政策、激活体制,是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就很难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外来文化进入我县文化留下巨大空间。所以,我们必须制订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创设发展文化产业的宽松环境,摒弃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吃财政饭的思想,采取鼓励创业、鼓励冒尖的政策,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的创新机制。县委县政府要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动力。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文化体制,采取新的文化产业激励办法,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资产为纽带,鼓励文化人才走进市场,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文化产业开发集团,从事文化产业开发,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

  第二,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是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有效手段。

  我县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文化产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重要位置,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清了认识和政策上的障碍。我们必须将文化产业的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为此,必须对我县的文化产业状况进行全面冷静的分析,制订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具体的运作中做到先易后难,抓住几个短期内容易见效的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外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做法,鼓励文化产业的开发创新,重奖文化产业建设的有功之臣。以点带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向前发展。同时要考虑到我县的客观实际,做到文化产业建设忙而不乱、有序推进,力求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打造特色、形成品牌,是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唯一出路。

  

  我县区位条件较差,人文资源比较缺乏,要发展壮大我县的文化产业,就必须打造特色,形成品牌,扬自家之块垒,强自我之优势,创自己之招牌。文化之魅力来自自身的独特性。有道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如何打造我县文化产业特色,形成具有鲜明绿洲风格的品牌呢?笔者认为,其一,要打造巫傩文化品牌。我县是苗疆古国所在地,是巫傩文化的发祥地,巫傩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县悠久文化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大力地进行挖掘和整理,适时召开巫傩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据此组建巫傩文化开发公司,建立巫傩文物馆、巫傩民俗村、巫傩文化游艺宫,主办巫傩文化艺术节,制作巫傩文化纪念品,以此搅浓巫傩文化气氛,最终在全国形成“要看巫傩文化,请到神奇绿洲”这样一种格局。其二,要打造“四•八”姑娘节品牌。我县川壑纵横,十多个少数民族杂居,民俗风情资源极为丰富。有黄桑远古风情第一漂、黄桑原始次森林公园、源头山铁杉群落,特色鲜明,我县独有。特别是“四•八”姑娘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姑娘回娘家,一家人吃黑饭,这已在全市全省形成较大影响,我们尤其要扭住不放,继续深入地抓好这个节日,广泛地向外宣传,形成我县这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节庆品牌。其三,要打造“神奇绿洲”品牌。我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一块没有被污染的神奇绿洲”,这是一个很响亮很有吸引力的品牌。我们要围绕“神奇绿洲”四个字做好全县文化产业开发这篇大文章。在“神奇”上,我县既有高登山普照寺这个全国罕见的石质结构石庵,还有黄桑上堡古国等古色古香的历史遗迹。只要我们着力进行有创意地打造,按照当今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精心地包装与开发,就完全可以形成我们既具有绿洲特色又具有巨大市场扩张力的人文景观。

  (作者系绥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稿源:红网 作者:刘乐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