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闭式“家教”赢了现在输掉将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0:00 东南早报

  □福建平和张少华

  读“现代私塾”,拜父母为师,从来没有正式进过学校大门的哈尔滨14岁女孩辛蕴甜,今年参加高考取得560分的成绩,近日收到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珠江晚报》8月7日报道)

  14岁就考上大学,而且是从未进过校园学习,这件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值得人们对辛蕴甜及其父母表示祝贺。然而,笔者认为,对辛蕴甜及其父母只会表示祝贺,并不会对此由衷赞赏。因为,就像担心温室里的盆花经不起风雨袭击一样,我们不得不对辛蕴甜即将走进大学校门以及今后离校走进社会后的“适应艰难”表示出旁观者的善意关怀。

  据报道,辛蕴甜父母之所以给孩子选择这样特殊的教育方式是事出偶然。小时候,辛蕴甜特别不愿意去幼儿园,家里就给她请来一名退休教师辅导她识字和算术。而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辛蕴甜实际已经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辛蕴甜的父母本想让7岁的孩子直接上五年级,但终因担心她的身体承受不了而改变主意。之后,他们决定干脆继续让辛蕴甜在家里接受教育。由此可见,辛蕴甜不进校园学习而接受自闭式“家教”,事出偶然其实不然,完全是其父母特立独行的教育理念使然。因为,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幼儿的通病,一般而言,父母只需以足够耐心地对幼儿做些鼓励性的思想动员,幼儿即可就范。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前的教界主流,为了顺应全球化对人才的时代要求,素质化教育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可是,人们从辛蕴甜的人才成长之路中,却能深深地体味到其中的反素质教育倾向。

  其实,不管从传统教育思维还是现代教育理念来考量,作为师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操作模式的校园教育,是哪怕任何完善的“家教”模式尚难与之相提并论的。校园是师生的聚散地,知识、情感、意志、人生观、世界观等无时无刻不在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而莘莘学子正是在这个互动平台交流中获取了将来融入社会洪流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毫无疑问,在自闭式“家教”中,因交流对象的稀缺,活动空间的狭小,信息渠道的匮乏,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学子综合素质的支离破碎。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赞科夫在其所著的《教学与发展》里也曾说过:“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内容丰富而形成的多样生活中才有可能。”惟此,人们不能不担心,远离校园教育而接受闭门造车式“家教”后所导致的“社会生活低能”,将如何使受教者走出社会,走好人生?

  总之,如若没有辛蕴甜父母自闭式“家教”,就没有辛蕴甜14岁考上大学的少年得志,但反过来讲,辛蕴甜的少年得志,却不能反证自闭式“家教”的正确与理性。一言以蔽之,辛蕴甜的少年得志,说穿了就是在赢得现在同时却输掉了宝贵的将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