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帮助他人源自长辈心态 坦诚相待避免消极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3:54 中国青年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宋振韶

  大学时,在学习《品尝家》那篇英语课文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学了本文之后有什么感想?有的说,面子很重要;也有的说,学会尊重别人。我的回答是“并非所有的善举都会导致积极的结果”。当场被老师大加赞赏了一番。从此,我开始对人际互动发生了兴趣,并于读研究生期间一边研究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一边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人总是要与他人发生互动。人际互动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根据结果区分,可以把人际互动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两个人一见面,彼此都感到相见恨晚,这属于积极的人际互动;丈夫和妻子整天争吵不休,则属于消极互动。实际上,人人都希望和他人总是能够进行积极的互动,并竭力避免消极的互动。然而,被消极人际互动带来伤害的例子却在生活中俯拾皆是。朋友的分道扬镳,恋人的反目成仇,婚姻的土崩瓦解,无不注解着消极的人际互动。

  可是,如果你去聆听陷入消极人际互动的双方,发现各自有各自的道理,鲜有故意伤害他人的动机。也就是说,在朋友、恋人和夫妻之间很少有存心伤害对方的意图,相反,大多数时候都是抱着美好的善意与对方交流。

  比如,朋友会说:“我是真心想帮他啊!”恋人则说:“我这一切都是出于爱!”妻子则恨恨地说:“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这些话背后,哪里存在故意伤害的动机呢?全都是天地可鉴的“善意”呢!

  那么,如何避免善意的动机带来的伤害呢?

  关于人际互动,交互作用分析理论具有十分精到的理解。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当中,都存在三种心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儿童心态。一个人看到他人心情不好,状态不佳,于是走过去安慰对方,为对方出谋划策,这种行为就是父母心态在起作用。

  善意就包含在父母心态中。在本专题的两个故事中,表示关心、帮助的主角都是在父母心态指挥下,主动发出善意的举动。之所以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人际互动中缺乏坦诚的因素。

  在我们的文化中,历来讲究含蓄。话不要说得太“白”才显得成熟、圆滑。于是,该赞美的时候不说,听到不喜欢的话也要强装笑脸。

  著名交互作用分析大师ClaudeM.Steiner将这种不利于人际互动的障碍概括为“安抚经济学”。为了打破这种人际互动的限制,让人们能够在人际互动中充分体验到愉悦和幸福,ClaudeM.Steiner提出了“开放心灵”的安抚新规则:可以给你想要给的安抚;可以请求和接受你想要的安抚;可以拒绝你不想要的安抚;可以给自己安抚。

  所谓安抚,就是人际互动中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等。交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人际互动就是交换安抚的过程。

  对于出于善意帮助别人的举动并没有什么不妥,而那些明知道他人的善意并非自己想要的安抚,却“忍”住不说,这种“含蓄”的行为才是让善意转化为伤害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避免善意变成伤害,首先要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坦诚。

  对于善意的发出者,不强求他人接受你的善意;对于善意的接受者,如果自己并不需要对方的善意,能够坦诚表达出你的意见。只要在人际互动中遵循这些新规则,无疑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记得一位学员曾在课堂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饥肠辘辘的路人在一家人的大门外徘徊,迟疑许久没有走进去。男主人注意到了这个人,就走到大门口,让这位路人把篱笆下的一堆木头搬到不远的另一个地方。路人因此得到了一顿美食。实际上,那堆木头根本不用搬动。

  男主人在帮助那位路人时,先通过观察了解到路人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因此,他没有采用“嗟,来食”的办法,而是给对方一个用劳动换取报酬的机会,既保护了路人的尊严,也帮助了路人。尊重对方的意愿,这是避免善意变成伤害的另外一条原则。

  善意本身是美好的东西,而善意可能转化为伤害,恰恰说明了善意的发出和接受有规可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