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贾春生专给罪犯看“心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8:32 法制日报

  人物·侧影

  本报见习记者 邓克珠 本报记者 王宇

  老贾全名贾春生。大家叫他“老贾”,并非因为他真的很老———1966年生的老贾今年才不过四十,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鼎盛时期,叫“老贾”更多是出于同事们的一种敬重。

他是北京市第二监狱心理矫治室的专职心理咨询员,二监的心理矫治室成立快一周年了。

  二监里面60%左右的服刑人员都是重刑犯,他们在狱里要度过漫长的岁月。老贾说,刚接触这个行当时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新奇,而是一种责任:长期隔离会给服刑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如果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对他们的身心、监狱的安全都会带来一定危害。

  有些烦恼是一般人想不到的。比如说服刑人员黄某,入狱时孩子才几个月大,连爸爸都不会叫,几年来爷俩都没见过面,孩子上小学那天忽然提出要见爸爸。黄某得知这个消息后几天坐立不安,既兴奋又紧张,临会见的前一天忽然痛苦地对工作人员说,我不想见了!

  老贾把他请到了心理矫治室。10平方米左右的心理咨询室里,挂着淡紫色的窗帘,外面刺眼的阳光透过窗帘在室内撒下一片温馨;墙上一幅小型风景画;地上雅致的大花瓶里斜斜地插着几株干花,两张单人大沙发让人一看就有想坐上去的冲动。这里是老贾的“地盘”,他对这个“地盘”颇为满意,向记者介绍时还得意地拍了拍门上的毛玻璃,“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人是谁,我们要给他们温暖,和他们产生共鸣。”

  “和孩子分开这么多年了,真不知道见面时该说些什么。”在那里,老贾与黄某进行了面对面的心灵沟通,黄某痛快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焦虑: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形象高大,而现在面对孩子,他没有这种信心。

  跟黄某聊完后,老贾马上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长期没有与子女近距离接触的罪犯普遍反应。

  随即,他进行了策划和准备,先后在3个分监区开展了“团聚时,该对孩子说些什么”主题团体咨询活动,帮助即将与子女团聚的服刑人员缓解紧张心理。“在整个团体咨询过程中,他们听得很专注,还能够和我进行互动。”老贾满足地说。也许正是服刑人员一点一滴的进步,才是老贾做许多“额外”工作的动力。

  老贾平时接待的服刑人员不少,什么类型都有。有的来了什么话不说,什么要求也不提,坐在那里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往下淌。这时,老贾就会劝他,你可以到隔壁的健身房去运动运动,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再不行,老贾会鼓励他,“你要不愿说就叫一叫吧,叫出来会好很多。”很多人就真趴在桌上惊天动地大叫起来。“哭也好、笑也罢,感情已经得到了很大宣泄,对他们来说,心理咨询已经达到了效果。”老贾说,心理辅导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一周连着接待四五个服刑人员,老贾自己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回到家后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平时爱玩的游戏也提不起兴趣,这也算是我们的职业病吧,难免的。”对工作,老贾流露出更多的是无怨无悔。

  每到这个时候,老贾就会去找别的同事,互相开导一下。他们还定期每周二开会,互相交流一周的心得体会,并把服刑人员新的心理动向加入入监时就建立起来的服刑人员心理档案里。一年来,老贾先后对五十余名罪犯咨询百余人次,整理咨询登记、手记、分析建议近二百份。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家庭。老贾自豪地告诉记者,孩子今年考上北京市重点中学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个中年男人,就这样平平淡淡但又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每一天。

  “生活并不纷繁复杂,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坦诚是一种可以化繁复为简单的生活态度”临告别时,老贾递给记者一张“名片”,上面是“精神的支持,心灵的抚慰”致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