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U-2葬身中国的台前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9:24 南方日报

  报告文学

  钟兆云著

  引子

  1965年11月5日,香港《大公报》刊发路透社驻香港记者麦克龙的访华见闻:

  在北京的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十架美国摄影侦察机的部分残骸。这些美国飞机是最近三年中在大陆上空被击落的。

  记者问博物馆的职员:这些飞机是怎样打下来的?他说,他们不知道究竟用什么武器把它们打下来。

  陈列的飞机是坠地后仍能保存的残骸,形状尚可辨认,机身上面挂有牌子写明制造厂的名字以及产品编号,参观者可以走近细看。

  在博物馆里面,陈列橱窗中陈列着那些空中摄影机和胶片……

  整整40年后,2005年8月9日,英国《防务新闻》如是向世界报道:

  2005年8月2日,一架U-2“龙女”(DragonLady)高空侦察机缓缓滑入乔治亚州罗宾斯(Robins)空军基地的跑道,拉开了美国空军纪念该机首飞50周年庆典活动的序幕……

  自从1955年8月首飞以来,U-2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每次冲突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决策者提供了关键的情报数据。该机设计用来对苏联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军事活动进行照相侦察,使用方包括美国空军、中央情报局(CI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空军飞行员来说,驾驶U-2去执行任务被认为是一种尊贵的委派。……但是U-2曾干什么、能干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它执行的很多任务至今仍处于保密状态。

  知情人清楚:路透社记者麦克龙40年前访华报道中所提军事博物馆“十架美国摄影侦察机”里头,有4架是当年在大陆上空逞威一时的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

  提及U-2,海内外关注军事、热爱和平的人们,当不致陌生。遍览世界航空史,U-2是服役年限最长的一种飞机,而且上天伊始,便与世界政治、军事较量紧密联在一起。美国U-2侦察机的中队徽标甚至公开宣称:“我们只相信上帝,其他人交给我们来监视。”直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它还在世界舞台上频频亮相,稳占世界战略侦察机的头把交椅:1997年11月海湾危机中,美制U-2飞越海湾地区上空,执行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任务;1999年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上空常常掠过U-2的魅影。在2003年为配合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检和随后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搜捕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U-2还在充当高空侦察和监视的主要角色。

  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U-2飞机,是该馆最引人瞩目的展品之一。世易时移,靠击毁坠地后的残骸拼凑起来的U-2,弹痕累累,早已失去了当年“龙女”、“天使”的风采,但仍有成千上万的中外观众对其抱有浓厚兴趣,并试图通过这个历经冷战时期诸多事件的“丢人现眼”的特殊展品,全面知晓发生在它和中国、美国、台湾还有前苏联身上的故事。

  那一页,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史上鲜为人知且极为壮丽辉煌的一幕,其中许多秘密,事隔三四十年后才得以公开。

  共和国的防空网被撕开缺口,毛泽东震怒

  进入1958年以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的工作显得比以往更为繁忙。每天处理的文件数量猛增,保密电话接连不断。他常常工作至深夜,还不时轻车简从地前往北京市郊的某个地方。

  周围的人猜测军中一定又有什么重大行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司令员肩头的重担:他在部署空军入闽、与国民党空军争夺福建沿海制空权、为大规模的“8·23”炮击金门行动奠定基础时,还要腾出手来对付美国无孔不入的空中战略侦察。

  从新中国成立到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大陆地面相对处于和平,而空中的紧张态势却有增无减。美国从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不断向台湾提供最先进的飞机对付大陆。有美国主子支持,国民党空军蹬鼻子上脸,对大陆的袭扰破坏越来越猖狂,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甚至飞到了新中国首都北京。身为空军司令,刘亚楼数年间难得有几天安稳觉。

  1958年3月至12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直接策划下,美国飞行员驾驶U-2型飞机多次(据称有5次)入侵中国内地侦察,大量拍摄中国正在建造的军事设施和其他重要战略目标照片。中国政府为此提出强烈抗议。随后,美国将2架RB-57D高空侦察机交给台湾当局,由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继续进行对中国大陆的侦察。该机性能仅次于U-2,飞行高度可达2万米,机载4部航空相机,在1.85万米高空可摄取长约4000公里、宽70公里地幅的地面目标。

  彼时,解放军的防空兵器根本无法在这样的高度上作战。口径最大的100毫米高射炮,对这么高的飞行器也是望尘莫及。

  (1)

  图:

  红旗2地空导弹发射的瞬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