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奋进新陕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9:3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酷热7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夜晚,古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像往常一样挤满了纳凉嬉戏的人群,广场中央的音乐喷泉边欢声笑语,东侧的小树林里也到处可见自娱自乐的市民。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我们经济日报赴陕西采访组一行,在结束了对全省二十多个县、市(区)县域经济的采访后,来到紧邻的大唐芙蓉园会客厅,采访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纯清。他们对陕西“十五”期间发展成就的实事求是的解析,对“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和谐社会建设前景充满信心的描绘,印证了我们二十多天来在三秦大地奔走时得出的印象

——陕西,这个西部地区重要省份,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稳定发展,已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提出的“建设和谐奋进新陕西”的战略规划,已经在全省上下得到共识并加快实施。

  因地制宜 科学发展

  在全国省区市中很少有像陕西省这样因黄土高原和秦巴山脉分割造成的巨大自然环境差异,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板块也因之造成人口、资源和产业分布的不同:关中地区占全省27%的面积,常住人口的62%,是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陕北约占全省面积的39%,常住人口的15%,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富集;陕南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常住人口的23%,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今天,人们习惯称呼陕西三大板块为“关中高科技、陕北煤油气、陕南‘林特水’”,这也是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组织和引导各个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力争“中部崛起、南北比翼”形成的新格局。我们采访组从北到南一路走来,看到后起之秀的陕北,正在按照新型工业化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规划,加快推进一批产能项目和加工转化项目的有效实施,使之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基础较好的关中地区,正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努力构建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不甘落后的陕南地区,则依托青山绿水,在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绿色产业”。根据“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情况,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要求新时期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局之年要有新变化。

  采访期间正值上半年统计公报发布,陕西省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58.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增长速度排全国第16位,西部地区第5位。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上半年,陕西全省产业的构成比例为7.8∶53.4∶38.8,二、三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专家对此解读:对陕西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西部省份而言,速度固然重要且必要,但最可贵的是其目前展示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稳中求进的趋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陕西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4.7%,种植业依旧是多数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此,陕西城乡之间的差距还相当之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7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52元。根据记者以往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了解,县域经济是陕西的“短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陕西总体排位虽不断上升但仍处于后十名,迄今为止与全国经济百强县无缘。显然,对陕西这样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西部省份来讲,如果没有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00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乘势而上。我们在采访过的陕西23个县市区看到,县域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健康态势发展。随着我们一篇篇报道的刊出,读者可以看到,陕北的红枣,渭北的苹果,秦岭北麓的猕猴桃,南麓的柑橘、核桃等,正在从长期“有果品无产业”的尴尬境况中走出来。陕西苹果二十几年磨一剑,开始向农产品的国际品牌冲刺,浓缩苹果汁和花椒甚至坐上了为世界和全国同类农产品市场定价的交椅……独特的自然禀赋所造就的优势产业,正在迅速补齐陕西县域经济这块“短板”。初步统计,2005年陕西省93个县(市),生产总值2215.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3%,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平均23.8亿元,比上年增加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的县域33个,超过2500元的县域11个。县域经济的提升为陕西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新数据表明,陕西上半年财政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1328.6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回首以往的历程,省委书记李建国深有感触:“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我们有一条基本的思路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在经济工作上坚持稳中求进,充分估计陕西由贫穷走向富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强调不全面赶超,不急于求成,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我们未向各地强压GDP指标,而是坚持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工夫。”

  为了打破长期束缚陕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陕西将加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务之急。驱车行驶在三秦大地,我们看到日渐形成的高速公路网,深感处于中国腹地的陕西省对保证祖国大动脉“四通八达”确实有特殊地位。经过多年奋战,陕西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到54492公里,比“九五”末增加10486公里,公路网密度提高到26.5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额实现“十五”规划目标。以“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300公里,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在铁路方面,相继建成了陇海铁路宝兰二线、西安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等项目。据统计,2005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696公里,比2000年增长20.3%。航空运输迅速发展,运力运量逐年上升。现有民航航线330条,比2000年增长1.6倍。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陕西人无不为自己身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无不为参与这项伟大工程而自豪。

  迎接挑战共谱和谐

  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陕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无疑会更多。这是因为陕西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9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南北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较严重的不平衡。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地区生态极度脆弱以及对生态保护的特别要求,还提出了更加艰巨的课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必须高度协调。而一个个生产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小区域的存在,又造成了陕西省贫困人群较大,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上述几种情况的相互依附和相互制约,形成了陕西省错综复杂的发展格局。积极应对挑战,陕西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由此展开。

  为了地区间的协调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对陕北、关中、陕南三个板块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又特别制定了四个类型的规划:一是优化开发区域,指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密度较大、布局和产业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区域,如西安都市圈地区;二是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富集、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如关中地区,陕北煤、油、气、盐富集区和陕南汉江沿岸地区;三是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不具备大规模集聚产业和人口条件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如秦、巴山脉的中、高山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陕北河流上源中低山区为限制开发区;四是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域,如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重要湖泊湿地保护区等。

  我们一路采访看到,正确的决策逐渐成为自觉的行动。各级政府正在优先发展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产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在采访组第一站到达的神木县的锦界工业园,正在建设中的大型热电厂以及60万吨建设规模、已建成的20万吨煤制甲醇厂将与水泥厂、化肥厂联动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热电厂排出的废渣成了水泥厂的原料,热电厂生产中生成的废气成了化肥厂的原料,而这些工厂所产生的废水又被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重新使用。如此设计不但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摆脱了单纯资源开采型的发展模式。

  然而,采访组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所获得的最大惊喜,还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山坡已片片翠绿,秦巴山区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起步。据了解,“十五”期间,陕西省已累计退耕地还林1100多万亩,完成造林面积4000多万亩,造林绿化面积以平均每年8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退耕地还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市,出现了林进沙退、绿染塞北的可喜局面。延安吴起县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政策,林草覆盖率由19.2%提到了62.9%。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貌特征,陕西人民创造并大范围推广的淤地坝建设,使全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91万座,不但有效拦蓄了入黄河泥沙,使黄河泥沙年均减少1.3亿吨,而且形成了80万亩高产稳产坝地粮田。在水土流失曾十分严重的榆林市靖边县,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率先在黄河中游七省区实现了泥沙基本不入黄河的目标。

  在生态环境日渐改善的情况下,陕西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也是可圈可点:西安市实施了“碧水蓝天”和“大水大绿”工程,仅“十五”期间就新增水面近万亩,新增绿地18万平方米,新增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2%,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去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了290天,比2000年增加了140天;工业重镇宝鸡市则率先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咸阳市在“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进入“2005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行列。而在陕南,通过制定严格的开发限制措施并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确保了这里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的纯净无污染,目前汉水、丹江出陕的水质,已经全部达到了国家二类水标准。

  如果说,解决区域间的不平衡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改变生态环境的脆弱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劲头的话,那么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扶助贫困地区人口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和实施城市困难群众低保救助等任务,则更需要以人为本的施政方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陕西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超过全省117个县区的70%,而且大多集中在陕南、陕北地区。近几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通过捆绑资金、扶持产业、培训技能等方法,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十五”期间,全省共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426个,搬迁贫困人口45万人,实施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安置11万人,解决了19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293万贫困人口脱贫。在解决温饱和脱贫人口中,85%以上是整村推进扶贫的直接受益者。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一些贫困县区如榆林市佳县、铜川市印台区皆已发展了自己的优势产业,为最终脱贫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陕西在不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又在加快建立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逐步着手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基本的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福利的奋斗目标,并特别注意加大对陕南、陕北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据了解,2005年省级财政预算超收部分的八成以上用于社会保障和群众生活解困,全省纳入“低保”的80.6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科教事业。7月正是高考发榜的时间,我们一路上碰到不少为自己县里的教育水平自豪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也看到了西安市长安区这样为发展科教事业提供社会服务并尝到甜头的典型案例。据了解,“十五”期间,陕西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7%。对于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而言,这些成就令人振奋。

  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在谈及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时说:“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消除贫困和差距,才能为陕西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证,但加快发展,不是单一地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应该说,陕西已开始在这一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苦干实干奋勇争先

  在陕西采访,我们时时为采访对象和匆匆接触到的人物所感动:“米脂婆姨”的优秀代表、曾两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常秀英;带领着子孙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11万亩,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奥博士奖”的牛玉琴……正是这些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的苦干实干,推动着三秦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同时给采访组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我们接触到的几十位市、县领导干部,他们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或许是陕西省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缩影。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各级领导干部,才使得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得以贯彻落实,才使得陕西经济和社会沿着健康的发展轨道阔步前行。

  7月19日,是采访组在泾阳县采访后的第三天,县委书记秋青山又打电话追着要求“再见一次”,因采访日程太紧我们婉拒了。不料,就在我们即将离开咸阳之际,他领着新上任的县长冒着酷暑赶到,要经济日报“务必”帮他一个忙。

  原来,有“关中白菜心”之称的泾阳县因土质、交通以及种植传统等综合优势,近几年设施蔬菜的发展初具规模,但是在提高蔬菜品质、发展品牌蔬菜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于是,秋青山将眼光瞄准了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县。他说:“泾阳想跟寿光结成友好县,也多次与对方联络过,可是至今未能有实质性的进展。我知道经济日报多次报道过寿光,想请我们山东记者站做个‘红娘’。”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采访渭南市时,该省目前惟一的女市长曹莉莉正在省城开会。我们只有在她开会的间隙采访,听她畅谈渭南市干部在观念和作风方面的变化。曹莉莉说,为了了解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渭南市近几年在各区县设置了30多个“舆情点”,专门倾听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反映。最新反馈显示,“城市‘创卫’”和“农村道路整修”是城乡百姓“最满意的工程”。这使全体干部受到极大启发: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人民群众最受实惠的“点”。曹莉莉介绍,由于上述两项工作符合了群众要求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加之各级政府细致耐心的工作,渭南市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期间,虽然拆除了5.3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整治了“五小”门店3345户,却无一例越级上访;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中,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此外,为了摸清下情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渭南市自2003年开始,有计划地派遣市、县、乡机关的万名干部分批入村入户对口帮扶,解决了许多原本认为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戴。

  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得益于干部素质的提高,也得益于机制的激励。记者在西安市采访发现,他们抓落实建机制,全市重点工作任务都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将涉及的30个综合经济指标、253个重点项目逐项分解落实到13个区县、47个市直部门,并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具体明确了项目内容、开工时间、工程进度、完成时限及责任人。全市各区县、各部门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抓落实机构,通过组织措施、奖惩措施、制度措施来推进工作。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说,我们就是要在科学的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因为推动一切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的终究是“人才”。

  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还体现在干部作风的转变中。记者在陕西省采访期间,恰逢咸阳市委全委会扩大会议“流动”地开在13个县(区)的工厂矿山和田间地头(据了解这种形式已经坚持了四个年头)。四天之中,全体与会者将全市县域经济的亮点一一检阅,很多人受到新的震动和启发。用市委书记张立勇的话说,其结果是“不用扬鞭自奋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咸阳市狠抓干部作风的转变,提倡精文简会,用一系列举措保证市(区)、县、乡(镇)一级领导干部有足够的时间“沉”到基层调研或解决问题。不少县里的干部讲,由于市、县开会的时间少了,自己“几乎没有机会说套话了”。

  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更来自于对人民负责的强烈使命感。

  记者在采访中对各市、县瞄准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对手友好“竞争”的现象感触颇深:咸阳和宝鸡是两个中等城市,近些年暗中较劲、争先恐后。两市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接受采访中无不提及竞争对手,并对竞争对手的各项经济发展数字了然于胸。双方比财政收入、比环境保护指标、比就业率和劳务输出人口……但是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却是他们对“扶贫成绩”的竞争。咸阳市委书记张立勇和宝鸡市委书记姚引良谈起自己所管辖范围内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无不忧心忡忡,加速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认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采访中我们看到,两市都在创新扶贫的体制、机制与方法,一批批的贫困人口正在扶贫攻坚战役中受益。

  看着7月热浪中陕西境内奔腾着的车流、物流,接触步履匆匆却朝气蓬勃的陕西人民,我们相信,在这块1000多年前就有哲人提出“为万世开太平”的土地上,3600多万三秦儿女正为构建和谐奋进新陕西做出不懈努力,他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经济日报赴陕西采访组组长:丁士

  成员:刘晓辰 张毅 武力 孟宪江 王胜颜 刘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