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人李拖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3:34 山西晚报

  她是一个“编外老师”,17年如一日在家里办义务辅导班,使1000多个孩子受益。她有一副热心肠,先后挽救了十几个濒临破裂的家庭,让三十多个问题孩子走上正途。人们称她为爱心使者、和谐使者,在清徐人的眼里,她就是———

  

好人李拖梅(图)

  

好人李拖梅(图)

  “爱巢,我们共同的家”

  清徐县城有一条街道名字很好听,叫凤仪街,大概取意于“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和谐吉祥的象征意义。

  凤仪街上有一座很普通的小院,小院里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小二楼,这个小楼从分到主人的手里就没有装修过,里面也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院子里有两株梨树和一些花草。这就是李拖梅的家。

  李拖梅留着短发,她老伴张平透露,头发染过,其实已经有很多的白发了。她穿着也很普通,一件蓝色的短袖上衣,一条黑裙子。这条黑裙子在1999年的电视专题片里就似曾见过,现在还穿在身上。她的背微微有些弯,笑起来的时候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但是当她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能看出她精神并不好,总带着一丝疲倦。

  说实话,李拖梅虽然是县烟草专卖局的办公室主任,但是她的衣着打扮看上去更像一个下岗女工。如果跟着她去菜市场里买菜,很快就找不到她了。李拖梅的一位同事说,她是一个“山大姐”,她对这并不在意,说:“山就山吧,我本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做着很普通的事。”

  孩子们都叫她“拖梅姨”,清徐话里,这个“姨”字带一个很柔和的“儿”音,她说,这么叫亲切,听着就像一家人。17年了,前后从这个小院里走出去1000多个孩子,他们也打心里把这里当成了家。教室里的一块铜匾凝聚着孩子们对这个小院的感情,匾上这样写着:“爱巢,我们共同的家”。“拖梅,可是个好人啊!”

  随便到巷子里转一转,向邻居们打听李拖梅这个人,他们都能讲出一两个有关她的感人故事,几个老人都很信服地竖起了大拇指,“拖梅,可是个好人啊!可得好好写一写。”

  在清徐县,人们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去形容一个人,但“好人”不是一句普通的赞语,烟草专卖局的局长周毅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好人的后面还有好人。李拖梅没白没黑忙碌了17年,爱人老张是县人大办公室的主任,却当了17年的“火头军”。当初妻子要办辅导班,他觉得是件好事,就满口答应了,还主动提出分担家务,他也没想到这一分担就是17年,除了家务,他还得给孩子们烧水。有时候有些家远的孩子回不去,就在这里吃住,无形中老张的负担又加重了。

  “结婚以来,就是2000年到天津送女儿上大学一起出去过一次。”“没啥可后悔的,每次听到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我和她一样高兴。”

  老张说话的语速很慢,一个很真诚的人说着很朴实的话。

  采访了几个家长,说起李拖梅,他们都说拖梅不容易,几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家长说,这事他们做不到,就是自己勉强做到,家里人也做不到。他们在介绍拖梅的时候,记者听到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感动。这些年来,感动这个词已经不多听到了,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麻木,已经不太容易被感动了,但是李拖梅的事却让人们一再感动。

  2000年腊月廿五,一对父子敲开了李拖梅家的大门。

  “我们夫妻分居9年,儿子因为没人管教,在外面东游西荡偷东西,几次被人打得昏过去。”这位父亲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刚说了几句就泪流满面。

  李拖梅对付这样的问题孩子有自己的独到办法。她通过和孩子谈心,发现症结所在其实是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团聚了,这孩子能教育好。

  她想尽办法把一家三口都约到了家里,那夫妻俩看在儿子的份上,别别扭扭地来了。

  当时正是吃晚饭的时间,老张配合得很默契,做好了一桌饭,请他们入席。看到素不相识的老夫妻俩为他们的事这么上心,两个人都很不好意思。

  吃了饭,两个人渐渐有些话说了,毕竟原来也是很恩爱的夫妻,为了一点小事才闹到今天。说着说着已经不早了,两个人带着孩子要走,李拖梅觉得应该趁热打铁,她再三挽留他们住下,连说带笑把那两口子推上了二楼。

  第二天早晨,两口子手挽着手下了楼。李拖梅注意到,两个人的眼睛都哭肿了,他们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破镜重圆。孩子也从此走上了正途。

  凭着一副热心肠和两条跑不断的腿,这些年,她先后让十几个已经破碎或将要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

  “妈,你不要命了?”

  早晨5点准时起床,开院门,打扫小院,孩子们就陆续来了,他们热情地给“拖梅姨”打招呼,然后上二楼的教室开始上课。17年了,除了过年、生病或者出差,李拖梅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

  6点,当记者赶到的时候,她的课已经开讲了。这天讲的是化学,授课内容是关于原子量的记忆方法,李拖梅把自己整理的有关原子量形象记忆的方法一个个讲给孩子们听,比如铜的原子量是63.5,她的形象记忆法是“XX带着铜铃表演刘三姐跳舞。”这样,原来很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了,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下课的时候再检查,都已经记住了,一节课就这样圆满结束。

  孩子们走了,老伴准备了简单的早饭,李拖梅胡吃上几口,上班时间快到了。从家里走到单位并不远,正好500步,这个距离她已经量了十几年。这个路段,她要把胳膊上记的英语单词记住,她一路上念念有词,目不斜视。

  到了单位,已经有一大堆的事在等着她了。身为办公室主任,人事、劳资、纪检、文秘、安全、行风双评、迎来送往……这些事都得找她,甚至谁家的污水管堵了,她也得找人去疏通。

  作为主任,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必须亲自去做,就是写材料,这是每一个办公室主任的专业。地方上要材料、上级单位要材料,各项工作都要用材料来说话。

  1996年,省市县三级不同内容的现场会在清徐县烟草公司开了五次,每次要的材料都不一样,都需要李拖梅一个人执笔,上班时间写不完,只能晚上加班。她加班也得等送走孩子们以后才行。女儿张环宇看着妈妈这么拼命,几乎带着哭音说:“天天三更半夜写材料,明天又要早起,妈———你不要命了?”

  李拖梅知道女儿懂得心疼自己了,但是她不能说什么,再苦再累,工作不能给耽误了。她安顿女儿睡下,又转回身来伏案工作。这些年,李拖梅得了很多荣誉,证书就有两纸箱。1999年,她获得了“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都是这样拼出来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50来岁的人,她硬是学会了五笔打字。

  “她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张秀梅听说有记者采访,特地放下了手里的业务跑过来,她有很多话要说。

  她是从山里到清徐来谋生的,两口子初来时,生活很拮据。她说:“我们真的连袋面都买不起。”孩子从山里转学下来,学习跟不上,但是上补习班都得要钱,他们上不起。听说李大姐办补习班不要钱,她就带着孩子来了。想不到李拖梅很热情地接纳了两个孩子,并尽心尽力地辅导他们,孩子的学习都有了起色。

  一年后,张秀梅来接孩子,无意中说起两口子想买一辆大车跑运输,已经凑了一些钱,但是还差得太多。她万万没有想到,李拖梅会把家里的房产证拿出来说:“秀梅,要现钱我也没有多少,如果你要贷款,就把我家的这个房子押给银行。”

  “我当时激动得简直不敢相信,我这个大姐实在太好了,她对我家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说这话的时候,张秀梅泪光闪闪。

  两口子很争气,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挣够了还贷的钱,他们恭恭敬敬地把房产证还给了他们的“李大姐”。

  提起这件事,李拖梅说:“当时心里也没底,老张也很担心,辛苦了一辈子就挣了这么一座房子,万一他们赔了怎么办?但是借了就借了,我们只好每天盼着他们不要出事,好好挣钱,一直提心吊胆盼了一年多。”

  李拖梅在外人的眼里是个很大方的人,平时同事们谁家有个事,在她这里借钱应急从来没有碰过壁。张宏斌说:“前几年家里紧张,想开个小门市部,无意中说钱不太凑手,可没想到,第二天,拖梅就来了家里,还送来了5000块钱。你们不知道,当时我真是感动得不知道该说啥好!”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无法一一细述。别人说起这些,李拖梅很意外地说了一句:“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借出去的钱,人家都还了。”

  “拖梅,你家的房子是租的?”

  其实,李拖梅是一个很“抠门”的人,她穿的袜子是补过的。按她和老张的收入,她们家应该过得不差,但是她的家从搬进来就不曾装修过,她舍不得花那么多钱。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来作客,很诧异地问:“拖梅,你的房子是租的?”

  她女儿环宇说:“我妈的同学还没有到厨房去看看,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妈妈忘记了灶上还蒸着馒头,等一节课下来,锅都蒸漏了。但是妈妈舍不得换个新锅,她找人补了补,那锅现在还用着。”

  与锅同命运的是水壶,老张拿着烧开水的壶进来灌水,那个壶也是补过的。一问,老张才笑着说:“这把壶也是烧漏的,差点引起火灾!”

  房子舍不得装修,粉刷一下用不了多少钱,就这她也舍不得。墙上被孩子画得太花了,不得不粉刷一下。李拖梅自己买了一个5块钱的滚子,5袋7块钱的涂料,一共40块钱。老两口干了三个晚上,硬是把家粉刷了一遍。

  李拖梅承认在花钱上她对自己很“抠”。她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多,她是老大,过了多年的苦日子,所以现在再苦也不觉得。有一年单位派她到大连开会,人家组织到老虎滩公园,公园里有个大型海洋生物馆,门票得100多块,她舍不得进去,对别人谎称以前来过,这次就不看了。

  她说:“100多块钱省下,就够哪个侄儿或者侄女一个学期的学费了。”她的每个侄儿侄女她都接济过。在她的工资只有二三百块钱的时候,她就给孩子们奖励,考了年级第一的孩子奖励100元。“那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啊!对我们的诱惑很大。”环宇说。

  说她抠,她只是对自己抠,对孩子对老人,她从来不抠。

  婆婆今年75岁了,精神很好。老人对她很支持,有时候看她太忙,就蒸好了包子和花卷给送过来。老人把拖梅当成亲女儿。李拖梅给老人买了大电视,为了老人洗澡方便,又花了2500块钱,给老人装了太阳能。她心细,本来装个电热水器也行,她怕老人不会用。

  老人笑得很灿烂,她指着窗户说:“你看,这些窗花都是拖梅剪的,她手巧着呢!想个啥就剪个啥,不用样子就能剪成。”

  “怪了,孩子到她那儿就听话了”

  从1989年开始,李拖梅搞起了一个小小的学习辅导班,成员是她的女儿和附近几个同事家的孩子。想不到,环宇已经上高中了,这个班的人却越来越多,孩子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人。二楼坐不下了,小院里也坐满了孩子。

  她给小学的孩子开设了识字课,给初中的开设代数、几何、化学、书法和写作,有人怀疑她的教学能力,她不过是在乡中学教过8年书,她的能力能达到现在的教学要求吗?甚至说得严重点,她会不会误人子弟?

  其实明眼人不用细想也该知道,环宇就是明证,她现在是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当年在这儿的几个同学都考上了大学。

  李拖梅转正是通过考试的。当时全县的代课教师参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名额,她脱颖而出。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根底,她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翻开她的厚厚的一摞备课本,看着其中密密麻麻写下的知识点及教学方法,再看看她那几大本十几万字的同音字识字故事,谁都不能不对这个“编外老师”肃然起敬。

  她指导孩子们练书法,让那些好动的孩子慢慢静下来,而有书法天分的孩子更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个小院里出去的孩子,先后获得过从县到国家级的各种书法比赛的金奖。

  7月30日晚上,按照“拖梅姨”的教学计划,是一批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进行“抓特务”。“抓特务”是通过打扑克来完成的,主要锻炼孩子们口算和速算的能力。

  起好了牌,甲出10,乙出3,如果乙出牌时喊一声10+3,那么丙就要把手里的K打出来,如果没有K,那么就出两张牌来凑,或者8+5也对,或者7+6也对。如果算错出错,那么这个人就是“特务”,丁就在错者的脸上画一个眼镜或者胡须。那天晚上,有个小朋友出错了牌,被画了一个小熊猫,他很不服气,哭着说下一次一定会好好算,绝不会再让他们给画到脸上。

  这也是李拖梅发明的寓教于乐的方法。轻松的学习气氛,和蔼可亲的“拖梅姨”,再加上这些独到的方法,没有哪一个孩子能经得起这种“诱惑”。所以有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最初是被父母拎着耳朵来的,只要来上两天,你再看,他自己乖乖就来了。

  李拖梅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身边的孩子们。这让那些父母们费解,“怪了,孩子到她那儿就听话了。”李拖梅说,我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一次,有什么事都和他们平等地对话,孩子虽小都有自尊心,以心换心,他们才会听你的话。

  “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

  有一个孩子平时爱顶撞母亲,甚至曾经以死相威胁。李拖梅无意中在一个大夫家里发现了一盘剖腹产的教学带,她灵机一动,把带借了回来。

  在给孩子们看录像之前,她把问题写在了黑板上:“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看录像,孩子们开始很开心。

  录像开始,忙忙碌碌做手术前准备的医生、护士,白布盖着的腹部高高隆起的产妇,医生亮出了锋利的手术刀,医生的手在这位母亲的肚子上比划着,此时,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接着,手术刀放在皮肤上,从母亲的腹部熟练地划过,鲜血立刻渗了出来,迅速染红了医生的手套,孩子们发出了“啊!”的尖叫声,但是手术刀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一层层地割下去,这时候孩子们个个龇牙咧嘴,几乎不忍心再看,直到子宫壁被割开,婴儿的一只小脚露了出来……

  婴儿被取出来了,医生像缝衣服一样,麻利地缝合伤口,母亲的肚子上留下了像蜈蚣一样的伤痕。

  那个爱顶撞母亲的男孩眼里闪着泪花,几个平时爱说爱笑的女孩哭出了声来。

  稍等了一会儿,李拖梅让那个小男孩回答问题,他说“我就是妈妈剖腹产生下的,妈妈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留给我吃,我以前觉得妈妈就该对我好,我总是顶撞她,妈妈因为我,还偷偷掉眼泪,现在我知道了妈妈有多么不容易,我再也不干让妈妈伤心的事了……”小男孩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家长孟春华说:“拖梅就是这样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在我儿子的心中,她的地位绝不亚于我。”

  “今天辅导找对象”

  “也许他们将来不会成什么大器,但是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我教好一个孩子,这个社会就会少一个小偷或者少一个贪官。”李拖梅用身边的事用当天的新闻给孩子们开主题班会,用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体味人生的道理。

  早恋是让所有的家长老师都头疼、却又绕不过去的问题。李拖梅的辅导班不仅仅是给孩子传授了知识,她更多的是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

  有家长反映孩子还在上初中就已经早恋了,真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李拖梅想,这种事不能硬来,必须用疏导的方法,所以她特意组织孩子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孩子们问:“今天辅导什么?”李拖梅大大方方地说:“今天辅导找对象。”

  孩子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李拖梅说:“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就像烂漫的山花一样美丽。如果你们之中的哪个孩子对阿姨说,我喜欢×××,我会祝贺你,因为你在逐渐走向成熟。”

  教室里很静,孩子们弄不清“拖梅姨”到底要说什么。

  “我希望你们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有人找了对象,就说出来,阿姨给参谋。”说着,她点了那个孩子:“你找过对象吗?”他脸红了,憋了半天才说:“找过。”

  “你喜欢她什么?”“她学习好,是第一名,也长得漂亮。”“我就喜欢你这样诚实的孩子,你找的对象档次很高,阿姨也很想你把这个对象找成,但是可惜你们成不了。”

  “为什么?”“因为人家的成绩太好,你的成绩却是倒数第几,将来人家考上好高中,好大学走了,你觉得你们还能成吗?”

  这个孩子不自信地摇了摇头。

  “如果你的成绩比她还好,她考到哪儿,你将来就考到哪儿,你觉得这事能成吗?”孩子点头。

  “这是你惟一的选择。你如果像现在这样下去,街上那个花疯子就是榜样,他原来也喜欢一个女孩子,但是人家考走了,他却没考上,后来他就疯了,你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吧?”李拖梅的主题班会深入浅出,孩子们接受了她的观点,班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的学校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变成了出售知识的地方,传道和解惑功能严重弱化。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李拖梅的做法是在“亡羊补牢”。她的补救,使三十多个已经出现偷抢、赌博、离家出走等问题的孩子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

  “她不仅仅是一个好人……”

  这些年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像是突然触到了一个坚强的人最敏感的情感禁区,李拖梅的牙咬在一起,泪水很快在眼眶里凝聚,然后沿着脸颊流下来。

  她用了几张纸巾才擦干了泪,说:“最遗憾的事是没有伺候父亲。2002年父亲得了肺癌,我得坚持上课,只能每天晚上等孩子们走了再过去看看,想请假也没请,我没有好好照顾他老人家……”

  这是李拖梅心里的隐痛。为了孩子她默默承受了。但是社会上一些人不理解,甚至有的人竟然讽刺挖苦,对她的挫伤让她难以接受。

  她有一次到一个政府部门办事,明明能办人家就是不给办,还说:“我知道你是李拖梅,你免费教孩子,你很高尚,高尚有什么用?我们喜欢来点实的,让你们领导逢年过节想着我们点儿!”李拖梅要办的事就是没办成。

  有一段时间,她真的有些心灰意冷,有些学校老师也认为她“多余”,她真想把辅导班给停了,甚至还给老张商量过,下定了决心。但是,当第二天打开大门,已经又有孩子等在门外了。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渴求知识、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的脸,她根本说不出已经准备好的话,她只能拉住孩子的手:“外边很冷,快进来吧……”

  17年,有心酸也有收获。除了孩子的成长,说到让她欣慰的事,她的不快立即一扫而光。

  1995年,李拖梅的大弟弟不幸遭遇了车祸,断了五根肋骨,送到医院急需动手术,医院在手术前要一万元的押金。但是当时已经是晚上7点,银行里有钱也取不出来了。

  李拖梅从医院出来,站在街边上六神无主。正在这时,过来了一位家长,问了她的情况,让她别着急,他说他认识几个开商店的,让她稍等一会儿。

  没过十分钟,那位家长回来了。他把厚厚的一摞钱塞在李拖梅的手里,说:“大姐,这是5万块钱,你先拿去救急!”

  “人就得以心换心。”这5万块钱挽救了弟弟一条命,在李拖梅的心里当然是无价的。家长的回报只能让她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

  记者一直有一个问题,直到最后才提了出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不分寒冬酷暑,熬过了17年的漫长岁月?

  想不到这个问题竟然又触到了李拖梅心里脆弱的部分,她流泪了。可见17年的含辛茹苦,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她没有讲出来。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她说:“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家里人的支持,他们都知道我在干一件好事。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有这么难,到了后来想收也收不住。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里100%的希望,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助一把力,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考上了重点高中,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可能比他们的父母还高兴,把辅导班办下去的信心就越坚定……”

  “她不仅仅是一个‘好人’,她是爱心的使者,和谐的使者。”周毅局长说:“拖梅带动了周围的一批人,她像蜗牛一样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像李拖梅一样,用一颗爱心来彼此取暖,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和谐、更美好!”

  采写:本报记者史壮宁摄影:本报记者葛薇

  用爱谱写和谐音符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了做好事。今天本报推荐在大家面前的李拖梅,就是一个“一辈了做好事”的好人。

  李拖梅是个平凡的人,但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李拖梅做了许多小事,但正是这许多小事,积累起来变成了一件大事。

  李拖梅的不平凡之处在于,她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给“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了生动的诠释。李拖梅所做的大事是,她在用自己的真诚与奉献,构筑起一道和谐的风景。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爱,是责任,是理解,是帮助,是宽容,是奉献。这些美好的东西在李拖梅身上时时得到体现。

  李拖梅正是用自己的心灵和双手,在家庭、社会之间,营造和构建这一种和谐氛围。她是和谐的使者,也是和谐的典范。她让一个个破碎的家庭重圆,她让未成年人感受到爱与温暖,她谱写着和谐的音符,展示着和谐的魅力。

  我们推出李拖梅这样的典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缺少李拖梅这样的好人,需要李拖梅这样的好人。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而繁杂的工程,仅仅一个李拖梅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奉献和努力。

  □本报评论员(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董春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