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贫困村背债40万元保护古民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5:18 今日早报

  贫困村背债40万元保护古民居

  缙云千年古村落该何去何从

  □通讯员 陈胜伟 本报记者 劳国强

  早报讯 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村内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建筑,有宋代的古刹“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门”,还有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庙宇,古民居占地0.4平方公里。其古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江南一绝。2000年,河阳古民居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但是近日,浙江林学院 “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民居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组的师生调查后发现,由于古民居缺少资金修缮,开发旅游又缺乏经营人才,农民守着巨大的文化财富,却过着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清苦日子;民居的保护工作也是举步维艰,为保护古村落,村里已背债40多万元。

  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

  河阳村建筑分布以150米长的古街为中轴线,古街左右各有五条横巷,分布着五个古建筑群,6个朱氏宗祠,32间古庙。很多古建筑的白墙上古画、古诗保存十分完整,房内木梁、木柱上方全是精致的木雕,木雕动物栩栩如生。一位经济学教授曾这样评价河阳古民居: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体现着农村建设的风貌特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特殊资源。

  但是,课题研究组的包俊庆等同学调查发现,与巨大的文化财富形成对比的是,当地经济条件十分艰苦,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养殖鱼、鸭,种植茶叶、毛竹等,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民居保护工作已陷入困境。

  为保护古民居村里背债40多万

  在该村申报为保护区后,发展旅游的提议曾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村民纷纷捐出家中的古家具、古农具等,自发建了一个民俗博物馆。

  但村里的旅游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去年一年,河阳古民居旅游门票收入68891元,但是旅游背后投入和保护民居的资金却更加庞大,仔细一算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要补贴很多钱用于保护古民居。为了保护古建筑,目前村里已经欠下债务40多万元,原本想以旅游收入来养古民居的计划破产了,这使得当地农民纷纷叫苦,对保护古民居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很多老房子都成了危房

  “我们为全社会守着传统文化老房子,不仅没有补贴,还要每年贴钱维护;更何况现在很多房子都成了危房,我们想改建又不同意,住危房随时有生命危险的。”一位当地的农民向师生们大倒苦水。

  据村民介绍,村里的古建筑最短的也有300年左右历史,年久失修,要保护古民居,就必须把民居的修缮工作提上日程,可现在只能靠已经负债累累的村集体自负,举步维艰。目前古民居中尚有2000多人长期居住,危房日益增多,很多住户提出要自己维修。但这种维修不是普通房子的维修,“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法规规定:古建筑维修不许改变文物原貌,必须修旧如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专业人员才可以做到。现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村民们住在“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危房”里,整天提心吊胆。(101110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