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荆紫关清街的保护与开发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5:24 大河网-河南日报

  

荆紫关清街的保护与开发之惑

  

荆紫关清街的保护与开发之惑
它被誉为“北方13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它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然而,当地政府在保护与开发中依然面临种种困难——

  核心提示

  荆紫关形成于唐,兴盛于明清。全长2500米的清代一条街,堪称荆紫关的精华,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明清之际,这里商业繁荣,一度被誉为“小上海”。

  作为北方13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古街道,荆紫关清街如何才能像周庄、同里、乌镇一样引来大批游客,其因何在?面对资金困局,地方政府如何突围?

  清街的变迁,其实是中原众多历史名镇命运的缩影。在现代文明的进逼下,如何留住古镇的古味?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保护与开发双重难题怎样求解?

  8月4日上午,淅川县荆紫关镇热浪袭人。施月琴开着电扇,坐在一台类似于织布机的机器前,编织丝毯。

  斑驳的黑漆大门敞开着,门外就是“清代一条街”。

  一街两行的秦砖汉瓦,隽秀的石雕、木雕、木板嵌墙,雕梁画栋、檐牙叠错的房舍,这里曾被誉为“北方13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古街道”,然而如今,它的古味正越来越淡。

  临街建了不少仿古门面房,用的都是现代建筑材料。而门面房的后面,建了不少楼房,红色的砖头,白色的瓷片,和秦砖汉瓦的古建筑比肩而居。

  镇文物管理所所长周建华告诉记者,国家明文规定,这些古建筑50米以内不能动,但居民要提高生活水平,要使用电器,要盖新式楼房,这个趋势怎么都挡不住。

  在这条长街上,分布着700多间临街门面房,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数百年来,这些清代民间商业建筑见证着荆紫关商业的繁荣。如今,整条街上几乎听不到卖者的吆喝,也很少见到买者的身影。

  “以前我们开百货店,前两年关了,儿子去乡镇企业上班,儿媳妇就在家织丝毯。”施月琴的公公刘盛红说。

  清代一条街的最南端,屹立着7米高的关门。关门下,一个挑担卖豆腐的汉子正焦急地等待买主,旁边一群人正围着打牌(下图)。整条街以老人、妇女居多,年轻人外出工作,老人、妇女在家靠手艺挣点零钱,这,大概就是今天古镇人的生活模式。

  古街上游人稀少,偶尔有几辆小车,也是一闪而过。两旁的门面房有一半已经关门,还有一半开着,但鲜有人光顾。在古街中段的马饮桥旁,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店,里面摆着手工制作的布鞋、草鞋等商品,店主人告诉记者:一天能卖个十来件,黄金周多一些。

  丹江水冲来“小上海”

  “我打小就住在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子。我还记得小时候,一街两行都是做生意的,街上人山人海,整天挤不动。”59岁的刘盛红推开西窗,一处典型的江南小景出现在记者眼前:绿树、青草勾勒出溪流的轨迹,间或有一两片菜地,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就是丹江了。

  “那时,丹江水很大,整天船来船往,方圆上百里的人都到这里做买卖,包括陕西人、湖北人。”老刘眯起了眼睛,似乎重又回到了往昔的繁华。

  据说,荆紫关的得名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04年,楚王派太子荆来此镇守,于是此地就叫“荆子口”。明朝中叶,改“荆子口”为“荆子堡”。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盛开着紫色的荆花,清初,当地人又把“荆子堡”改为“荆紫关”。

  “清街的形成,全靠了丹江河的古代航运。”镇上一位老者告诉记者。

  历史上,丹江是江汉平原一带通往长安的唯一水上通道。唐朝中期,许多南方的物资都要经过荆紫关从丹江上运往长安。到19世纪初,荆紫关已经成为商业重镇。当时,丹江河水运兴旺,河边码头停靠着几百艘南来北往的船只。在丹江河岸边,专门为船工、客商服务的客店、酒楼一家挨一家,形成了600米长的河街,叫卖声日夜不绝。当时的荆紫关镇商贾云集,有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二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大商号。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臣僚逃到西安。这些人在西安停留期间所需的大批物资都是从南方运来,通过丹江水路经荆紫关进入陕西。随着商贾的急剧增加,荆紫关迅速繁荣起来,一时享有“小上海”的盛誉。

  淅川县文化局局长凌飞告诉记者:“荆紫关地处江汉平原通往古都西安的必经要道,因而成为南北建筑、南北文化交会之地,其建筑既有陕西、山西等北方风格,也有浙江、湖广等南方风格,极具研究价值。”

  新街与古街

  “想看古代的北方建筑,很容易,想看古代的南方建筑,也很容易,但要想同时看到南方与北方建筑,只有到荆紫关清街。”专家们这样评价。

  因为有了清街,2001年,荆紫关古建筑群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有了清街,2005年,荆紫关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因为有了清街,影视剧《阮氏三雄》、《包公》、《汉魂》等慕名来此拍摄外景。

  然而,盛名之下的荆紫关清街并未引来大批的游客。

  何以如此?

  当地人认为,原因有三点:

  交通优势不再。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建,水路运输逐步被取代。如今的丹江河,古河道依然如故,但却没有了昔日“百舸竞发”的景象。由于丹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得河床逐年抬高。而上游多个蓄水工程的修建,使得河流被拦腰截断。这是清街乃至整个荆紫关衰败的最根本原因,非人力所能挽回。

  文物保护意识不到位。一些建筑年久失修,老百姓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长期以来,修复过程中没有修旧如旧。

  市场萧条,人气不旺。现在的清街,特色饮食、特色商品、特色文化活动不多,游人来了转一圈拔腿就走,留不住人。

  上世纪80年代,该镇开始在清街旁边泰安大街,后来又在老街北段建设仿古新街,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搬到泰安大街去,把原在清街经营买卖的商户迁到新的商贸区。他们认为,清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清街,把商业活动迁出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事与愿违,清街由此成了居住区,再也看不到传统商业的繁华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对此,一位文物工作者分析说,古镇不同于一般的文物、一般的古迹遗址。不少古镇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首先在于它有着活活泼泼的生命,甚至有着惊人的对时代变化的适应力。保护和利用古镇,就必须让它仍旧活活泼泼地生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荆紫关镇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重新恢复清街的“人气”,镇里一度要求镇干部到老街上开门市,经营当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同时宣布免除在老街经商的一切收费项目,以期吸引更多的商户。

  困境下谋求突围

  “保护和开发清街,镇里一直在做工作。”荆紫关镇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宏伟告诉记者。

  2002年,荆紫关镇聘请河南大学专家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进行认真细致地编制,制定了《清代一条街修复详规》等保护性开发规划。

  镇里先后投资900万元,对山陕会馆、陈家大院等处进行修复,新修封火墙37道,修复门面房100多间。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2005年,总投资3740万元的清代一条街保护性开发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沿街安装了古灯具、摆放了仿古花盆,沿街门面房进行重新整修,插上了幌子,以保持清街风貌。还筹资建成了20多家宾馆,完善了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3月31日,镇政府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凡是未经文物部门批准擅自正在乱拆乱建的一律停止施工。凡今后确实需要改造的,由本人提出申请,与土地、城建、文物签订协议后,在城建部门的统一指导和监督下方可施工。

  “对历史文化遗存,不去保护它,它就是一堆‘破烂’,保护好了就是独特资源,这点我们是清楚的。但是镇里财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孙宏伟说。

  据孙宏伟说,荆紫关镇虽然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两顶桂冠,也能够申请到一些国家拨款,但是,数额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他举例说,前几年,借鉴其他名镇开发保护的经验,有专家建议他们另外选择居住区,使居民居住在新区,经营在老街,但是初步测算,实施这一计划最少需要上亿元资金,只得中途作罢。

  没有钱,保护力度不够,开发更是一句空话。

  为了解决开发所需的资金问题,6月15日,镇里作出决定,借鉴其他名镇开发保护的经验,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成立荆紫关镇旅游事业开发有限公司。启动资金需要100万~500万元,政府先期投资部分资金,同时面向社会筹资。

  “老百姓是最实际的,眼下大家对公司的前景没有把握,投资参股的积极性不高。”孙宏伟说。③36

  □文/图本报记者秦国防

  荆紫关清街被誉为“北方13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古街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