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微尘:青岛的爱心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7:42 大众网-大众日报

  十元、百元,甚至万元,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默默无闻、不图回报的“微尘”,在青岛愈来愈多,由一个人发展成一个爱心群体,由一个群体成为一种普遍风气。“微尘”,已成青岛的爱心符号。

  一粒“微尘”,掀起爱心风暴

  2006年6月底的一天,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从裹得严严实实的手帕里掏出300元钱,说要捐给需要帮助的人。面对记者的追问,倔强的老人一言不发,转身便走。然而对此,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早就习以为常了。

  工作人员陈敏介绍说,这是四方区的一位独居老人,家境并不富裕,300元不算多,但对于老人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了省下一元钱的转车费,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老人总是步行4站地走到红十字会。老人经常说,人老了,在路上休息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多了,但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走下去。

  陈敏几次请老人留下姓名,她都表示,自己天天看新闻,知道现在大家做好事都留名“微尘”,自己也要当个老“微尘”。

  “微尘”是谁?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之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过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破解“微尘”密码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一位伤残老红军把800元投到募捐箱,署名“微尘”之后匆匆离开;十几名大学生拿着自己的生活费赶到街头募捐点,说自己是“微尘”;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捐出退休金,在募捐册上留名“微尘”;一个3岁的孩子被母亲抱着,把压岁钱捐了出来,母亲说:“他也当粒小‘微尘’。”微尘、老微尘、小微尘、小小微尘……如今在青岛,从城区到农村,大街小巷里,几乎每一本募捐册上都能看见署名“微尘”的记录,几乎每一个募捐站旁都会听到“我叫微尘”的回答。

  一粒“微尘”,扬起了整个青岛的爱心风暴;千千万万个“微尘”,汇聚成了爱的海洋。

  爱心传递,编织爱的世界

  今年6月5日,21岁的高密女孩陈国华在战胜白血病后,将社会各界捐给她的2万多元剩余善款送到了另外两位家庭困难的病友手中,成为岛城主动转捐善款的第一人。

  “有人笑我傻,说两万多块钱用来买点营养品也行啊!但是我不能辜负那些捐钱给我的好心人。我的病好了,还有很多人在遭罪呢,他们更需要这些钱。”从受助到助人,陈国华这一步走得自然、说得坦然。“微尘”帮助了陈国华,也让她也成了一粒“微尘”。青岛市无偿献血女状元万雪芳也是这样一粒“微尘”。1985年,万雪芳出差途中遭遇车祸,昏迷28天,医生两次通知其家属准备后事。“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是7000毫升鲜血救了我的命。按每人200毫升计算,是35位不知名的奉献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万雪芳每次提起来,都眼含泪水。

  10年后,当单位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万雪芳第一个报了名。从那以后,她每几个月就献一次血。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儿媳和许多同事也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爱在人们的心中传递,一条条爱的纽带编织成爱的世界,这就是‘微尘’精神的实质。”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丽萍指着墙上的“微尘”徽章,深有感触。

  为了推广“微尘”精神,2005年,青岛市红十字会向市民征集“微尘”标志意外的是,“北起黑龙江、南到四川,都有设计方案寄过来,我们一共收到了500多份。”工作人员陈敏说。

  经专家初选和社会公开投票评选,终于选出了市民心中的“微尘”标志。它以五颗手牵手的五角星代表不同的人群手手相连、互相帮助,汇聚成一条充满爱的纽带;“微尘”虽然是一个个小小的个体,但每一个个体汇聚到一起,就能编织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五颗星采用五大洲的色彩,寓意“微尘”精神将成为世界的精神。

  千万“微尘”,铸就公益品牌

  如今,青岛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所有募捐活动,全都冠以“红十字微尘行动”。微尘已经被打造成了岛城公益事业的一个“品牌”。

  在市北区的宝应路上,坐落着一家“微尘”爱心义卖店。店面不大、人手不多,但“业绩”却不错。“这里主要义卖‘微尘’系列纪念品,义卖款项用于红十字会的定向救助。最受市民欢迎的还是‘微尘’徽章,1枚徽章定价10元。”店内的一位志愿者介绍。

  “微尘”徽章出炉后,千枚徽章首次义卖竟然筹款20万,救助了2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平均每枚徽章售价200元,远远超出了原定价格。青岛市红十字会的陈敏至今不能忘怀“微尘”们募捐、捐赠的火爆场面。“义卖的时候,青岛大学的一位何老师放下1000元钱,只要了一枚徽章;一个私营企业老板捐出10万元,就拿走了10枚徽章……今年5月17日,在青岛理工大学举行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中,100多个大学生现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短短几天里,青岛还有数千市民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微尘”的影响下,青岛,一个700万人口的城市里,有108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24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近35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参加志愿者公益事业,注册志愿者达到城区人口的12%。越来越多的青岛人怀着“人道博爱”的公益精神,签署了捐献角膜、捐献器官、捐献遗体、捐献遗产的协议。目前,青岛已有1300多位献血者自愿捐出自己的受血指标,有1.6万余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而早在1998年,青岛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城市。青岛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扶贫济困血库”,救助特困病人及白血病患者60多人。

  “海尔品牌价值626亿元,青岛啤酒也过了百亿,而‘微尘’无价。”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丽萍说,“‘微尘’的力量,体现了‘团结互助、扶贫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实践。”

  2005年,“微尘”以绝对的优势,当之无愧地入选2005年度“全国十大公益之星”,并在“中华慈善奖”中金榜题名!

  “微尘”,已成为青岛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微尘”精神,已经成为青岛市民的一种道德追求、一把荣辱标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