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法律援助站开进劳务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8:21 法制日报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还要承受欠薪的风险,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已经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密不可分,他们贡献良多,但其合法权益却时常受到侵害。

  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

得了积极成效。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关注农民工权益”专栏,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采取有效措施,在解决农民工欠薪、劳动用工、职业安全、工伤和大病医疗及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重点反映各地各部门在积极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如何破解遇到的有关制度保障方面难题等具体办法,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鼓励农民工,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关注农民工权益

  本报记者 蒋德

  8月5日是双休日,可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仍然是人头攒动。在一个由两张办公桌搭起的台子前,农民工打扮的人更是你来我往。

  这里就是深受农民工欢迎的劳务市场法律援助站。记者只在两位接待者的身后站了几分钟,就连续看到有3位农民工来咨询。

  熊彦兵,河北人,曾经在一家物业公司作过保安,他咨询的问题是:当保安,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没有加班费,怎么办?

  刘言标,安徽人,当初被招工,讲好月薪700元,可干了7天只给了40元,老板再也不理他了;

  许志春,苏北人,专门安装通风管道,月薪原来800元,可因为受伤,老板只给了530元,没给一点医药费……

  当天接待农民工咨询和投诉的南京市雨花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王占发告诉记者,从援助站3月21日挂牌到现在,每天都要接待近百名农民工兄弟,他们反映的“几乎都是劳动工资和工伤问题”。但绝大多数农民工甚至连起码的用工证据都拿不出来,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只好多做宣传工作,提醒农民工兄弟以后签劳动合同,要注意保存证据……

  其实,让农民工兄弟增强法律意识,注意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正是雨花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法律援助站开进劳务市场的初衷。

  南京的安德门民工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务市场,每年来这里求职的外地农民工有近百万人;而远至苏南,甚至上海、浙江的用工单位也来这里招工。但是,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随之产生的劳动纠纷也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

  雨花区司法局副局长王金玉介绍说,虽然法律援助在历年的清欠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事后救火的方式不但增加了法援工作的压力,社会效果也不太好。我们就想,能不能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独特作用,让法律服务的关口前移,减少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情发生呢?

  于是,他们在市、区司法局、劳动局,以及市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立了“安德门民工市场法律援助工作站”。目的是面向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构筑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

  开进劳务市场的法律援助站大受农民工兄弟的欢迎:3个多月就接待咨询1000多次,还对7起农民工维权案件进行了法律援助,其中一起已经结案,两起在劳动仲裁胜诉后,已进入司法程序。

  虽说成绩显著,但直接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的区法援中心主任汪明建却愁眉不展。他告诉记者,面对农民工维权的需求,他们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农民工维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证据,甚至没有起码的用工证据。他们能帮山东人岳坤讨回6000元工资,就是因为他有学徒合同。而大多数来求助的农民工片纸皆无。

  当然,还有其他难题。比如对那些小额劳动工资纠纷,量大、证据少,而且有时欠薪和仲裁费用差不多,申请仲裁不如直接把钱给农民工。还有程序问题,因为劳动工资问题必须经过仲裁,再诉讼,如果用工方面把程序走足,可能要一两年时间,农民工根本等不起。因此,他们希望农民工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因为“事先的防范要比事后的追讨要容易的多”。

  据了解,南京市雨花区司法局今年准备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行业开展一项活动,把全区的律师、司法所和志愿者组织起来,深入工地调查研究,一方面了解农民工的需求,一方面在农民工中建立联络员制度,便于及时沟通信息。通过掌握大量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做一些实事。

  “毕竟华东最大的劳务市场在我们这里,我们有责任为农民工做好维权工作。”王金玉如是说。

  本报南京8月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