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说中的甘家墓地被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8:24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韦晔

  【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俗称甘家大院)专家尹晓华女士昨日向记者透露,一直没有明确下落的甘家墓地就在蒋碧山,已知墓主人的学识地位不在甘熙之下,让她担忧的是,新建别墅已经逼近这处重要的甘家遗迹。

  今年2月本报独家披露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将复建南京最大私人藏书楼的消息,随着该项工程的正式立项,以甘熙为代表的南京甘氏大家族再次受到外界的关注,一个无法回避的疑案是,传说中的一处甘家墓地到底在什么地方?

  一张碑帖,墓地“复出”

  1951年甘家把南捕厅交给政府,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从此散落在南京的各个角落,再加上老人逐渐故去,蒋碧山的这处甘氏祖墓群就渐渐被遗忘了。

  在甘家后人中,已经故去的原江苏省文化厅《影剧文摘报》甘桂先生是甘元焕的直系后代,一直致力于甘氏家族的研究。

  家族墓地在哪里,他一直在苦苦寻找。

  2003年10月,甘桂在古籍书店花800元买下一张碑帖,是甘元焕为其父撰写的,文中揭示了甘熙在江宁县朱门镇蒋碧山为其家族选了一处墓地,甘元焕的父亲甘延年及母亲均安葬在这里。

  2004年春节前,甘桂就和家人按照碑文上记载的方位一路冒雪打听找到了这处甘氏祖墓群,尹晓华说:“甘桂回来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上级领导都很重视,我又去考察了一次。蒋碧山深处有一条小路,只能通过一辆车,能直接开到墓地。那里的风景相当好,正前方两座小山之间就有一洼水潭,远远望去两山就像牛角从水面中伸了出来。尽管天还很冷,但满山的松树和竹子还是一片绿色。”

  墓穴曾被盗挖过

  那一带人人都知道甘家有墓在山下,谁都能讲几段甘家的故事,村里人还帮我们找到了甘氏的坟亲家,老人都87岁了,“他见到甘家来人了非常激动,说解放后这还是头一次,主动带我们辨认甘元焕和他父母的墓。”

  老人一边走一边告诉尹晓华,他家祖上就是为甘氏守坟才搬迁至此,已经100多年了,在通往墓地的小路口曾有甘家祠堂和牌坊,1958年牌坊被拆,砖房就盖在原来的祠堂旧址上,过去有两棵大松树在祠堂前,两个人都抱不过来。

  老人在荒草中为一行人辨认三座墓葬的主人,墓碑早就不知踪影,尹晓华介绍说,甘延年的墓用官山石围砌而成,至今还很完整,一层厚厚的浮土上长满杂树。

  “老人介绍说,1948年曾有姓高的人带了一帮人盗了甘元焕的墓,可惜他人单力薄,只能眼看着这伙人盗了墓,棺木出土时,死者全身用丝帛缠身,尸体还十分完好,见风后很快被碳化,从墓中掘出很多财宝后又将尸体重新入墓。”

  尹晓华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威胁墓地安全的不仅仅是盗墓者,一公里外已经盖起了别墅,并有向墓地蔓延的趋势,墓地周围也有被开挖的迹象。

  我们估计这一带还安葬着甘家后人,尽管祠堂、牌坊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我推测这里是小丹阳之外,甘家的另一处重要的墓葬群,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墓主人学识不亚于甘熙

  这处墓地到底有多重要?墓主人与甘熙有什么关系?

  十多年前,尹晓华在梳理南京甘氏家谱时,甘元焕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而此前外界很少知晓此人。

  “甘元焕是甘熙的叔弟,二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甘熙的博学对他有直接的影响,我在研究甘元焕的日记时发现他的博学不亚于甘熙。”

  据尹晓华考证,甘元焕是光绪二年的举人,曾整理勘校《建康实录》并将这本书刻印后广为流传。九册日记如今还保存在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日记跨度从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九年,每天的记录都很详尽,比如天气的变化,与人交谈的内容,还有人生礼仪,学术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就连晚年的病况和对症所服的药名也都一一记录下来了。

  “我还发现日记还记录了甲午战争时旧知识分子对国事的议论”,尹晓华评价说,这九册日记对今天研究气象学、历史学、社会学、中医学诸多学科都有相当重要的文献价值。

  尹晓华告诉记者,“甘桂、甘本两位甘元焕直系后代在现场表示,希望能由政府出面保护、发掘这处墓地,这将丰富甘家大院的藏品,更好地研究甘氏家族。甘桂先生现已不幸过世,对甘家历史、遗存的保护、研究真要再快一点了。”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