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普展多“科”少“普”,行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9:00 解放日报

  近日正在上海科技馆举行的“极致探索———穿越科学时空之旅”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引起大家讨论。多数参观者觉得,虽然很多内容未必看得明白,但依然乐在其中;部分参观者却质疑:大量专业术语、少有互动环节,这样的展览能叫“科普”吗?

  展览主办方之一、德国马普学会专家明确表示,这次展览的适合人群是高中年级以上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相对“高端”人群。它并非用浅显的方式一一解释科学原理,也不强

求所有的人都看懂,而是用最真实的影像文字,以及少量互动装置,展示世界顶尖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至于探究的答案,可能要参观者自己继续探索,或者根本就没有答案。这样的科普,似乎与我们熟悉的形式不大一样。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教授认为,科普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扫盲”。大众有长幼之分,学识背景各不相同,科学知识传播方式自然也要区别对待。借助“声光电”,活泼生动展示的科普适合儿童,但对成年人尤其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显然不受用。

  据介绍,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的“分层”科普体系已较为成熟。科技馆、博物馆的常设性展览,一般会考虑到各种年龄层的观众,在展项衔接设计上由浅入深,让大人小孩都有所得。临时性的专题展,往往针对特定人群。例如美国的考古专题展,探讨地质学、人类学等多领域的专业问题;德国的“相对论”专题展,就会有大量爱因斯坦的计算手稿、公式、仪器……在这些专题展上,更觉得过瘾的,肯定是相对专业的人群。

  本市去年对1500位18岁—69岁成年人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通过科普活动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只有1.7%。对于离开学校教育的成年人来说,科普活动应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科普活动确实不多。从事科学设计的侯先生的话反映了部分成年人的心声:平时很想了解前沿科学的进展,但除了上网,似乎找不到其他渠道。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金杏宝透露,今后科技馆将加强对临时展览的策划,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专题展览,希望更多的专业研究机构参与进来。业内人士也建议,上海科研院所众多,可借鉴马普学会的方法,展示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上海每年还有不少获得全国、全市的科技进步奖项,代表了创新方向,适当地“包装”并展出,也能得到青睐。

  本报记者 章迪思 本报实习生 周惠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